我在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做客座教授的时候,每周都有两个半天的课,下午的课。吃过午饭之后,稍事休整,我便不得不去等班车了。怕误了班车,或者说是怕误了学生们的课,因此我每次都是提前一些时间到达的。等班车的地方,有一个很不错的健身房,只要是时间充足,我就会听从健身房默默的召唤,跑进去活动上一阵子。班车到了,我也便钻进班车里,朝着另一个健身房行进了——在我看来,我所去的学院无疑也是一个健身房,是精神的健身房。在那里,我尽可以和我的学生们尽情地进行心灵的锻炼。“心灵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器具,不是我们观念的记录者而是唤起者,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走向更自由、更公正、更美好的世界的向导。”我相信美国作家亨利"托马斯夫妇的这句话,是对着我、我的学生及每一颗生命说的。因此,在指导着我的学生们很好地锻炼的同时,我自身也在和他们一样地锻炼,我自身的心灵自然也得到了相应的强健。这种相互激励相互敦促的锻炼方式,一直令我十分地难忘。
回到家里,我也便回到了属于我自己的那间健身房了。没有一样的器械,却有许多的书本,就是这许多的书本构成了我的精神的健身房的几乎全部的。这时候,我的精神的胃口往往也便顿然大开了,往往在一阵狂吃海饮之中,我的精神的胃也便得到了极好的锻炼。精神的胃带动了精神的五脏,我整个儿地都活动起来了,或者说,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每一根神经、每一块骨头都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精神运动状态了。每天平均至少十六七个小时的精神运动量告诉我,我的心志是绝不会老的。就是身体老了,未老先衰了,心志也是绝不会老的。除了读书,写作当然也是一种极好的健身方式了。二十多年来,我的精神肌体基本上就是靠这两样得以锻炼的。有时候,一天不少于二十个小时的高强度精神锻炼,使我看到了我的韧力。还好,我的身体和心灵配合得一向还是很默契的。
“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替代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物,却没有一样能够替代运动。”这是法国作家蒂索的说法;“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说法。他们所说的尽管只是身体的运动而不是精神的运动,精神的运动却无不如此。做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运动员,我知道我是不合格的;而做一个精神意义上的运动员,我一向还是愿意从最苛刻的地方来要求自己的。我不希望我在两方面都不称职。“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清代石天基的这句传世珍言,早就被我收藏在心灵的密室里了。任何时候,我都是不会把它丢弃的。牺牲了我身体的强健,从而来完善我心灵的强健,这是我的短处,也是我的长处。扬长避短,这是古训所教给我的。
当今社会里,精神不健全的人可谓越来越多,比身体不健全的人似乎多得多了。大概这便是我们经常听到有人狐疑、有人孤僻、有人狭隘、有人颓废、有人吸毒、有人偷窃、有人自杀、有人杀人的原因之所在吧。如果,精神的健身房能够多一些、参与心灵锻炼的人能够多一些的话,我想,至少就会避免许多的。
街上的那些健身房再多,充其量也只能使人的身体得到锻炼,最终达到健美的目的;而对于心灵的强健、和谐来说,它无论如何都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拥有一个精神的健身房,实在是十分必要的。就是把整个世界都作为自己的精神健身房,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就像柏拉图和庄子那样,既有健美的身体,又有健全的心灵,是每一个社会都梦寐以求的。只有身体的强健,是无论如何也走不远的,更不用说走到境界的深处了。“提高美的民族,就是提高人类灵魂和生命的民族。”日本诗人高村光太朗的这句话,永远都是没有错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