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应该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八)
世界离不开歌声。歌声是另一种形式的阳光。而一首歌曲的诞生,一般来说,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歌词→曲谱→配器(MIDI)→演唱→录音→降噪→混缩。歌词在先,是一首歌曲的根本。当然也有根据现成曲谱来填词的,如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根据美国作曲家J"P"奥德维的一首叫做《旅愁》的曲子来填写的。但,那毕竟是极少数。无论是先有词后有曲,还是先有曲后有词,词都是一首歌曲的重要成员,是歌曲这个家庭里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由于词和曲都需要各自放松,又需要相互压迫,因此彼此之间都需要强化各自的生命力和艺术力。只有做到了这点,才会有沟通、配合及默契的可能。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词和曲就像一对夫妻,而且是恩爱夫妻。
那么,什么是歌词呢?简单来说,歌词就是一首歌曲的文字部分,或者叫文字表达,是一首歌曲的最初的图纸。正是这张图纸,制约了歌曲的方向、内容、风格等等。
歌词创作,究竟应该注意哪些呢?
一、歌词创作的六大原则
1、歌词要像一把短剑
也就是说,要精短。少则一句,像《生日歌》;多则十几句,像《三套车》。绝不能动辄一百句,甚至几百句。应该用最有限的文字尽快锁住你的感觉、情绪、情感、思想等等,切忌铺张无度,拖泥带水。更不可,文字结束了,情绪才刚刚起动。
歌词之所以要精短,就是为了给音乐留下更大的空间。一般来说,一首歌最多也就是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多都在三分钟左右,如果歌词太长了,音乐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空间可言了。
比如,下面的这首《顶着风回家》,就只有六句——
没有风的时候很少,/外面没有风心里也常常刮着风。
有风很好,/有风就会有清醒,有风就会有坚定。
风再大,也要顶着风回家,/和家里的火苗一起温暖梦境。
没有风的时候很闷,/外面没有风心里也最好刮着风。
有风就好,/有风就会有力量,有风就会有热情。
风再猛,也要顶着风回家,/和家里的时钟一起迎接黎明。
六句,就把一个义无反顾、怀着热望的身影凸显出来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图画:一个倔犟的、燃烧的生命正在路上走着,心灵的家园是他惟一的期待。任何阻力都挡不住他。
2、主题要像混凝土
也就是说,要集中,凝聚,突出,结实。尽量不要出现许多个主题,要集中在一个主题上,从而用非常有限的文字去把主题钻透。歌词切忌漫无边际,云山雾罩;也切忌扯出太多端绪、线索、场景、事件等等。
仅从以上这两层意义来说,一首好诗就不见得是一首好的歌词,因为诗歌可以短也可以长,可以集中也可以不集中,可以陌生化也可以不陌生化。但是,一首好的歌词,就必须是一首好的诗歌,具备一首好诗的基本品质,意境开阔,美仑美奂。
比如,下面这首《大英雄》,就是始终围绕着“英雄”这一主题来展开的——
喜马拉雅山是大英雄,/想踩低它的人没有一个能得逞;
雅鲁藏布江是大英雄,/想切断它的人没有一个能成功。
大英雄,/大英雄就是站起来顶天立地,/大英雄就是走起来风起云涌。
啊,大英雄,/大英雄就是一种大无畏,大英雄就是一种大感动。
雄鹰和大雁是大英雄,/想射杀它的人没有一个不头痛;
太阳和月亮是大英雄,/要离开它的人没有一个不伤情。
大英雄,/大英雄就是舞起来气吞万里,/大英雄就是亮起来彻夜通明。
啊,大英雄,/大英雄就是一种大力量,/大英雄就是一个大象征。
英雄的气概、风范、大能,一一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心生感动,心生向往。
3、语言要像透明的风
也就是说,要明净,明快。歌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来听的,因此不要让人听了半天也听不懂,脑子里一团浆糊。语言当然要力求鲜活、生动,但除了这些,还应该力求明确、明白、朴实、平易、自然、亲切,优雅,优美。生字、怪字、僻字、俗字,坚决不用,让人费解的字也坚决不用,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就更不用。比如,“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这首已经很有影响的歌,就是因为一个“吗”字,破坏了一种和谐,造成了一种别扭,因为它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听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
下面的这首《阿拉丁神灯》,就带着风的气息——
传说中有一盏灯,它的名字叫阿拉丁神灯。
阿拉丁神灯神秘无比,/阿拉丁神灯无所不能。
阿拉丁用双手捂了捂神灯,/神灯里就立刻跑出了一个美丽的红精灵。
红精灵改变了阿拉丁的贫穷,/红精灵擦亮了阿拉丁的笑容。
从此以后,/啊,从此以后,阿拉丁神灯,/就帮阿拉丁实现了三个美好的梦,
阿拉丁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到处流浪的阿拉丁。
梦想里有一盏灯,它的名字叫阿拉丁神灯。
阿拉丁神灯法力无边,/阿拉丁神灯魅力无穷。
赶路人用心灵望了望神灯,/神灯里就立刻飞出了一道绚丽的七彩虹。
七彩虹驱散了赶路人的迷蒙,/七彩虹温暖着赶路人的生命。
从此以后,/啊,从此以后,阿拉丁神灯,/就给赶路人带来了许多明亮的星,
赶路人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担心找不到大光明。
风的自然、清澈、和畅等等内涵,它全具备了。既让人神清气爽,也让人心花怒放。
4、节奏要像钟表的嘀嗒声
也就是说,要比一般意义上的诗歌更富有音乐感。诗歌讲究音乐感,歌词更应该讲究音乐感。诗歌可以没有外在的韵脚,但歌词必须要有外在的韵脚。也就是说,必须要押韵,并且一韵到底,避免中途突然转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旋律,从而让人听起来更美,更富有感染力。歌词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的事业中去,视美为爱情,视美为信念,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缺乏音乐感,即使语言再有光泽,再有韵味,美的内涵也会大打折扣。
比如,下面的这首《兄弟》——
喊一声你的名字我就浑身是力,/望一眼你的身影我就倍受鼓舞。
和你好好地喝一场我就不再困惑,/和你好好地啦一啦我就不再孤独。
你的名字被大风磨得越来越亮却依然亲切朴素,
你的生命被命运弄得到处是伤却依然热情洋溢。
兄弟,我的好兄弟,
你坐下来就像一块坚硬的岩石,/你走起来就像一棵会飞的大树。
人们常说的好钢就是你啊,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你!
翻一翻你的字典我就心服口服,/看一看你的足迹我就充满敬意。
听你仔细地说一说我就感到惭愧,/经你耐心地一开导我就不再畏惧。
你的精神被鸟儿衔着越飞越高却依然明亮如初,
你的心灵被时间捧着越传越远却依然温暖如故。
兄弟,我的好兄弟,
你写下来就是一个美丽的传奇,/你读起来就是一个动人的诗句。
人们常说的好书就是你啊,我灵魂中的召唤就是你!
很显然,它采用的是“i”韵,十三辙中的“一七”辙,而且一气呵成,气韵贯通。
5、结构要像看得见的脉络
也就是说,要清晰。歌曲最基本的结构是:主歌,副歌,以及记忆点。歌词要考虑到这种曲式的基本特点,尽量有铺垫,有高潮,有对应,有对比,有层次。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都在其次。关键是,不要模糊,更不要混乱。
比如,下面的这首《高山绊不倒河流》——
河流从不发愁,
即使是冬天,胸中也有一股暖流;/即使是大旱,心里也有一个盼头。
高山再高,也绊不倒河流的身影;/远方再远,也不影响河流的步骤。
自从诞生的那天起,/河流就爱上了自由,/自由地歌唱,自由地奔走。
河流从不发抖,
即使有霹雳,灵魂也有一个坚守;/即使有妖魔,生命也有一种节奏。
黑夜再黑,也抹不去河流的热情;/苦难再苦,也改不了河流的歌喉。
自从出发的那天起,/河流就爱上了执拗,/执拗地朝拜,执拗地追求。
即使是大雾漫天的时候,河流也绝不回头,绝不回头!
它是两段体。每一段的前三句,是主歌;后一句,是副歌;“河流从不发愁”,“河流从不发抖”,等等,是整首歌词的记忆点;“即使是大雾漫天的时候,河流也绝不回头,绝不回头”,是整首歌的高潮部分。前后形成了很好的对应和强烈的对比。
6、意境要像蔚蓝色的大海洋
也就是说,要深远。文字是歌词的身体,意境是歌词的灵魂。歌词没有意境,就像花朵没有芬芳、灯笼没有光亮、身体没有心脏一样。意境,当然是越深越远越好。最好是,能让人咀嚼再三,回味无穷。精短,只是它的形式;深远,却应该是它的精魂。
比如,下面的这首《把鱼儿藏在水里》——
把鱼儿藏在水里,/让鱼儿和自由在一起。
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散步,/自由地寻寻觅觅,自由地追逐幸福。
世俗的喧嚣能躲就躲,人间的纷争能避就避,
有精力就和海浪去比一比,/看看谁最自在谁最欢喜。
把花儿藏在心里,/让花儿和快乐在一起。
快乐地生长,快乐地跳舞,/快乐地吐露芬芳,快乐地展示风姿。
苍蝇的诽谤不去在意,乌鸦的闲话高高挂起。
有心情就和彩虹去比一比,看看谁最鲜艳谁最美丽。
把鱼儿藏在水里,这歌名本身就是极有意境的。歌词本身,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曲子,即使只接触这样的歌词,心灵也会翩翩起舞,甚至扶摇直上。
以上,说的是歌词创作的六大原则。原则有了,一位词作家心中还要有一个草图,与歌曲的类型相关的草图。有了这样一个草图,歌词的方向感自然也便更加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