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里的传统
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又在上民俗课。不禁思绪万千,追梦而去。我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民俗学》是我的选修课。因为喜欢民俗,便私自把《民俗学》它当成了我的主修课。事隔多年,来到了老挝,我的这门主修课终于算是找到了温习的好地方了。
说老挝是佛教民俗的金矿,似乎一点儿也不夸张。
在老挝这样的一个佛山佛海里,上至国王,下至百姓,一生中都要出家一次,和尚生涯一般是3个月,最少也要三五天,甚至有的终身为僧决不还俗。过去的老挝,常常把一个人是否出过家及在经声佛号里浸润的时间长短作为衡量一个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并认为剃度为僧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历,受人尊敬的条件之一,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就业还是婚嫁上,都远比未出过家的人要优越得多。这样的传统,自然是来自于历代王朝对佛教的大力提倡和倾力支持。连国王时期的宪法,都明文规定,佛教是国教啊。
老挝的佛教徒,和全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一样,都严格受持佛门戒律,或受持“五戒”,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或受持“十戒”,即除了以上五戒之外,再加上“不涂饰香鬓,不歌舞观听,不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或受持“具足戒”,也叫“大戒”,即正式受戒,意为所受戒条业已完全齐备,男僧须受持250条,女尼须受持348条——没有出家的佛教徒须受持“五戒”,僧人须受持“十戒”,或“具足戒”……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之下,全国分布了2300多座寺庙,118000多座佛塔(都是据不完全统计),也便在情理之中了。这些寺庙和佛塔,大部分都集中在琅勃拉邦和万象一带。我曾在不少的老挝家庭里看到过《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金刚经》等等佛经,肯定,他们心里的佛经比我所看到的还要多。
除了小乘佛教,也有的信原始拜物教,比如老听、老松两大族系的部分民族,以及不少的老族人和泰族人。如果你去过泰族人的村寨,就知道泰族人所信奉的鬼神大体上都分为家神“秕享”、山神“秕巴”和村神“秕班”这三大类了。这三大类,就把泰族人的生命和生活布置得有天有地、有花有香了。当然是闭上眼睛也能看得见的天地,关闭嗅觉也能闻得见的花香了。
佧族人也大多信奉鬼神,并经常地全寨出动,举行祭鬼活动。祭鬼时,外人一律不得进寨。佧族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家里“闹鬼”的时候,外人未经允许,一律不得随便闯入。这时候,为了表示家里有鬼,主人就会在门上或檐下挂上用竹条编制的六角形标志,甚至在门上画下一些符箓,也有的请来法师念经作法。如果有人生病了,就会忌见生人或外人。这时候病人的家属通常就会把树枝插在门上作为标志。除此之外,佧族人还有其他许多禁忌,比如睡觉时不能横躺在门口——他们认为这样会阻挡幸福之神的进入;再比如进入村寨的时候不得大声喧嚷,不得吹口哨或吹喇叭等等;如果是生人,就绝对不能从后门出入。
每当祭村、祭勐时,村寨里都要用竹笆拦路,村口则挂起竹圈、绿树枝等等标志。看到这些,外人就知道是不可以进村了。即使你有急事,也得暂缓一下。老挝的神山、坟山、火葬林等等,外人也是不得随便入内。神树、榕树、菩提树等等,绝对不能随便砍伐。房屋的中心柱,不得背靠、钉钉子、挂东西、拴牲口,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老挝的民间传统节日期间——一般要持续四五天——因为大多与佛教有关,因此老挝人决不杀生,市场上也决不售肉,家人更是不能食肉。
再比如,老挝的瑶族人因为崇拜祖先,迷信各种鬼神,将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都看作是“巫害”,因此被认为是“巫害”之人,就要被逐出村寨,甚至处死。
人无禁忌不行。人无禁忌,就会看似自由、洒脱,实则放任、失控。有了禁忌,生命自然也就有了约束;有了约束,生命自然就会远离妄言、妄行、妄念,妄图、妄想,妄求……因此,就有了“敬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孔子说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是老子说的。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人不可无敬畏之心。
我理解他们。
正是这样的理解,使我始终对老挝满怀着希望。这希望,融入佛光,我就看到了许多的不移的大光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