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剧本 |
“莎莎之舞”越来越趋于成熟。最终,她创立了“风之舞”——融现代舞、民族舞、拉丁舞、芭蕾舞、禅定舞等等于一体的“风之舞”。这样一种像风一样无拘无束的舞蹈,即刻在整个舞蹈界掀起了一场革命。有人说,它是舞中之舞、现代舞中的现代舞;有人说,它是自然主义舞蹈、意象主义舞蹈、立体主义舞蹈、全息主义舞蹈、未来主义舞蹈;有人说,它是怪异之舞、魔幻之舞、诗歌之舞、梦幻之舞、天籁之舞、不可想象之舞……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纷纷报导了这种惊世骇俗、另人耳目一新的舞蹈形式……
易莎莎出名了。易莎莎的名字被风到处传颂着。
一时间,记者挤破了门砍。在一次大型的记者招待会上,易莎莎向人们阐述了“风之舞”的基本理念:现代,超越,自由,奔放,燃烧,诗意,神秘;用全方位的美来进行最细微的言说,用最丰富的美来感召一切;它是复活了的巴洛克艺术,是从梦幻中移栽过来的意境,是生命的另一种祈祷方式……
一位报社记者被她的魅力牢牢地吸住了,从此开始疯狂地、舍生忘死地追求她。
一个浅薄庸俗、不怀好意的富商这样对她说,他愿意斥巨资为她举办个人专场舞蹈演出,并为她提供一套海边别墅和一部名牌轿车……被她断然拒绝了。
许多的上了些年纪的人也纷纷跑来了,争着抢着对她说,莎莎,你就是我们的亲生女儿呵。并说,他们别的虽然不认得,但她脖子上的那颗痣还是永远认得的。易莎莎微笑着对他们说,那其实不是一颗痣,而是一个小小的疤痕,是她有一次在海边和风一起跳舞时,风送给她的礼物。还说,不过,你们都是我的父母,我是所有人的女儿。
给她写信的、打电话的、追求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她说,不,你们爱的都只是一个幻影。我是易莎莎,我是所有人的朋友。
然而,在接连几次的全国舞蹈大赛中,易莎莎却屡遭挫折。她的“风之舞”被许多的专家视为“旁门左道”。
可是,在接下来的世界舞蹈大赛中,易莎莎却捧回了金奖。易莎莎把那笔不菲的奖金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捐献给了偏远山区的一所学校——记不清,她这是第多少次捐款给别人了,尽管她并不富馀;一部分给了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父母;一部分用来筹办她渴望已久的舞蹈学校。
易莎莎的舞蹈学校,经过千回百转,终于办起来了。
为了救助自己的一个需要换肾的学生,易莎莎舞蹈专场义演,在一个风景如画的野外拉开了帷幕。易莎莎跳着跳着,星辰突然亮了几十倍,人们的眼睛也突然亮了几十倍。树也跟着舞起来了,花也跟着舞起来了。就连从这里路过的飞鸟也留止了飞翔。说是天地为之动容,江河为之感怀,似乎一点儿也不夸张。越舞越沉醉的易莎莎,也越来越像一团火焰。最后,她完完全全地,变成了一团大火焰。人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她的舞蹈中去了。
……
也可能是易莎莎的生命总是像一场大火一样燃烧得太快或办学太操劳的缘故吧,她病了。经医生诊断,易莎莎是因劳累过度而引发了脑血管病变。一直躲在暗角里嫉恨她的病魔,最终,把她从这个世界里拿走了。拿走的,当然只是她的美丽的身体;而她的美丽的灵魂,却依然像风一样,无处不在。
为她送葬的,至少有几千人。有她的亲朋好友,也有她的舞蹈学校的学生,更有她这些年来无私地救助过的一些人,还有她的数不清的崇拜者……长长的队伍,快要把交通堵塞了。
她的闺中密友林婕儿,把她生前交给她的一本秘密日记,像打开一种沉重的心情那样,打开了。扉面上认认真真地写着,一首叫做《精灵》的诗,是林婕儿在她的生前写给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