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里所赠予(2)

(2006-10-23 11:19:08)
分类: 写意散文

           母里所赠予(2)

 

 

趁同行的朋友正在狂喝滥喝之际,我就赶紧抓住了一位正在带小孩的小伙子。这位大大方方的小伙子告诉我,在母里,孩子一般都是由男人来带的。男人不仅带孩子,还烧火、做饭、洗衣。当然了,家庭之外的那些活儿,比如耕田呵,种菜呵,再比如上山去收八角呵,收板栗呵,等等,就更是不用说了,都是由男人一手来完成,一肩来挑起的。母系么,母系就是以女性为中心,女性永远都处于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男人则只有服从的份儿。说到了服从,这位名叫吴秀周的小伙子便给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06年年初的时候,他的妻子杨美鸾突然对他说,想到外面去看一看——这“看一看”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去外面打工的意思了,吴秀周自然明白。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吴秀周也有去外面“看一看”的想法。可考虑到他们的儿子刚满8岁,而且家里还包了30多亩山林……很显然是不能撇开一切,一起去外面“看一看”的。最终,自然是吴秀周服从了杨美鸾,支持她去了汕头,在汕头做起了化妆品生意。说到了这里,我就忍不住问他,外面的世界可是眼花缭乱呵,特别是在汕头那样一个比较开放的城市里,你的妻子在那儿,你能放心吗?聪明的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且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这样对我说,放心,很放心,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接着,他就又对我说——也可能是为了打掉我的最后的疑念吧——我了解我的妻子,正因为了解,所以我才不用过多地去担心。我知道,她是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做一些对不起我的事的。尽管他这样说,并且口气坚定,可我还是有些许担心,因为爱情在强大的世俗利诱面前,往往都是经不起长久的风吹草动的,最终或者变形,或者变质,于是就又忍不住问他,那你们,究竟相爱到什么程度了呢?他说,她每天都要给我打电话,问这问那,嘱咐这嘱咐那。这就说明,她心里是有我的,是始终揣着我们这个家的。我说,这倒也是。开明的丈夫,的确是应该拥有开明的爱情的。说完了,我就在心里想,他们结婚已经8年了,却依然像初恋一样,真的是不容易。便把满满的祝福,全都留在他的身边了。

这个时候,就有母里女来敬酒了。我当然是一饮而尽。然后,就坐回我原来的位置,继续听山歌——

 

                                          哥走远乡远路来,

                                          一样衣服一样鞋。

                                          妹乡没有这种扮,

                                          风吹桃花哪乡来?

 

大概,这就是她们所说的“诗歌调”了。还有“酒席调”,是这样唱的——

 

                                          太阳出来晒半坡,

                                          树枝团团枝桠多。

                                          桌子团团好吃酒,

                                          哥妹团团好唱歌。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她们待客的方式实在是极为讲究的——几张矮方桌摆成一排,客人一律坐在上排,她们则一律坐在下排。她们的男人则既不能坐在上排也不能坐在下排,只能躲在厨房里忙活。于是,我就在想,在母里做女人,可也真是幸福呵。

眼看着,一大桶米酒就已经喝完了,母里的男人就又提来了一大桶。“服务生”这个角色,看来是由母里的男人们全部代劳了。女人们则一心一意地陪着客人喝酒、吸烟、聊天、唱歌……

喝呵喝呵……

唱呵唱呵……

就把许多时间也喝下去了,就把许多豪情也唱出来了。就仿佛,母里的女人个个是酒仙,母里的女人个个是歌王似的。酒仙和歌王,并在一起,那个热火朝天,其乐融融,你就可想而知了。

喝完了酒,唱完了歌,我们便来到了龙彩琴家的木楼上,在木楼上钓鱼,在木楼上看景,在木楼上吃野果,在木楼上拍照……随行的女士们这回可是大大地饱了身福了,她们一件一件地换上母里的特色服装,系上母里的特色围裙,戴上母里的特色斗笠,拍呵拍呵……恨不能拍个天翻地覆。就仿佛,她们是在争先恐后地争当幸福的母里女似的。看得出来,她们的眼神里是流露出了不少的向往。说不定,她们还在这样想,如果我也能像母里的女人一样,说一不二,转乾扭坤,那该有多好呵。

别说,还真有人这样想呢,就在我们快要上车的时候,一位女士十分感慨地说,唉,我可真想留在母里不走了呵。这话听起来,似乎并无矫情之意。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就在想,母里的母系特征和母系意识,在当今这个男权色彩和男权意识依然很重的社会里,可谓一种反拨,一种矫正。尽管这种反拨和矫正的力量并非想像中的那样强大,但它毕竟起到了一种平衡作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命,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离不开平衡的。平衡,永远都是通向和谐的必经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