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延桐
谭延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71
  • 关注人气:31,2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散文诗就是一种舞谱

(2006-10-20 12:39:31)
分类: 文学评论

一首散文诗就是一种舞谱

 

 

       散文是父,诗歌是母,他们的结合,诞生了散文诗。很显然,这是一个异质的生命,既有父亲的现实(心灵的现实),又有母亲的浪漫(灵魂的浪漫)的生命。

       这个生命首先是飞扬的,舞动的。她不像小说那样笨重,也不像戏剧那样沉闷,更不像新闻那样呆傻。她的骨子里,藏着一个仿佛不属于人间的精灵。这精灵天生就是一个舞蹈家,会跳各式各样的舞——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她一概会跳。可能是优雅的,曼妙的;也可能是奔放的,燃烧的;甚至可能是迷乱的,奇怪的。反正,她有着自己的舞谱。

看看她的舞谱,就知道她的舞技和舞艺有多精湛了,就知道她的造型和队形变化有多丰富了。舞蹈离不开造型。散文诗的造型,当然是靠文字来完成的了——一首散文诗就是一种舞谱——她是用文字来塑造立体空间的构型,创造物象和心象的形神的。散文诗的造型,离不开语言的质地,语言的肌理,语言的姿势,语言的色彩,语言的音响,语言的速度,语言的纯度,语言的向度,语言的高度,语言的力度,语言的直觉,语言的经验,语言的气质,语言的特质,等等。离开了这些,即使造型很美,也是病态之美。

因此在我看来,散文诗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造型的艺术。它造的,是精神的型。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散文诗这位舞蹈家就不可能是臃肿的,笨重的,大腹便便的。她应该是轻盈的,敏捷的,轻举远扬的。既像风一样,又像云一样,更像电一样。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好云无处不遮楼”,就是她。舞蹈家的功夫是从小就开始的,一位优秀的散文诗作家的禀赋往往也是与生俱来的。

在散文诗这个大舞台上,你和无数个“我”群舞,舞来舞去,就那么一种队形,永远都缺乏队形变化,就会连自己看着也是乏味的,肯定是这样的。不断变化,才会带来新鲜感、陌生感和惊异感,才会获得开阔、舒展、有力的巴罗克艺术神采。

       有的散文诗,只是停留在“低空探索”上,这显然不够;满足于“中空探索”,也仍然不够;只有往上一跃,再一跃,不断地进行“高空探索”,才会展现出惊人的舞姿。一般的舞动,或舞弄,或舞旋,或舞局,都是不可能抵达“高空探索”这样的大境界的。要抵达“高空探索”这样的大境界,光有腿脚的功夫——语言的腿脚——显然都是不够的,非有内功——心灵的功夫——不可。

       这“心灵的功夫”,恐怕就包括冥想了。冥想式的散文诗,就像个大湖泊或大海洋一样,是一眼望不见底的。你只能望见它的意味,就是望不见它的秘密;你只知道它的内空间的大小,却无法知道它的外空间的涵盖。“我们在绘画和写作时,应当远离一切常见的平凡之物,以获得非凡的含义和色彩。”纪伯伦所说的这“非凡的含义和色彩”,大概就在冥想的深处。

冥想像根一样,扎得越深,盘结越大,艺术的枝叶也就越繁茂,诗意的果实也就越丰硕。

       表现力有了,冥想力有了,还有耐力。一首散文诗,如果缺乏耐久的能力,忍耐不住目光长久的磨擦,也是遗憾的。而要像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纪伯伦的《先知》、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鲁迅的《野草》那样获得非凡的耐力,在时间的大舞台上,艺术的红地毯上,跳个不停,恐怕就要看一位散文诗作家的全面修养和综合素质了。

       是的,这是生命的秘功。不可智慧识,不可言语取。

       是的,好的散文诗,你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跟着它动起来舞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