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成立好人倒霉救助基金
(2010-06-06 21:00:29)
标签:
基金帮助好人杂谈 |
分类: 社会杂谈 |
近些年,我们通过新闻、网络经常看到有的人为了帮助别人或者组织一些民间活动,导致意外事故被判处高额赔偿的报导。有的人因为开车时好心捎带同事、朋友时出了意外,反而导致巨额的经济赔偿,甚至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有的人为了求助路遇的突发病人或受伤者,反而被污为肇事者,遭到家属的高额赔偿起诉;有的人组织民间探险活动突发意外,被法院判处重金赔偿。也许中国的法律这样判决是合理的,但是,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让人以冷漠、孤立来达到自保的目的。应该说这样的社会风气不但是不正常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出门在外受到意外伤害、遇到危险或突发疾病时,无人出手相助,甚至许多人见死不救。每看到这样的消息人们无不感叹人情冷漠、世风日下。然而,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中华民族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几乎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为受灾人民捐款捐物,努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帮助受灾的同胞。我们到底是冷漠还是热心?应该说助困扶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然而,正是当今社会许多好人做了好事不但不得好报,反而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甚至是严重的伤害,让无数的普通人对帮助陌生人,助困扶危生产极大的疑虑,不敢出手相助。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乔安山的故事就是当今社会最真实的写照,但电影毕竟是电影,乔安山最后还是争得了清白,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好人可能就没有乔安山这样的幸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必然最终将泯灭每一个公民的良知,是对人性、对人类发展极大的反动。
中国人向来是信奉中庸之道的,对许多冒险的事多数敬而远之。东西文化的交流让我们看到西方文化中的冒险精神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部分中国人也开始参与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特别是相当多的民间人士自发组织各种各样的探险不但对自然的探索对促进我们了解自然、保护自然,而且可以补充国家能力的不足,还可发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然而,探险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出现意外,活动的组织者不但要承受巨大的精神打击,还要遭到巨额的财产损失。这样的社会环境必然把许多探索者扼杀在萌芽期间,对中华民族希望重新站到世界的前列自然是十分有害的。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可否考虑由有爱心的成功人士成立一个基金,专门为做好事或组织有益的公益活动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员提供帮助,补偿他们必需付出的赔款额,让他们在做好事或组织有益的公益活动后,不会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如果社会有了这样一个非营利的基金组织,重要的不仅是几个好人不会再因做善事而受损,而是让无数心存善良的人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或在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时,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许多遇到意外的人就会得到人们的及时帮助,许多生命得以挽救,许多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可以大胆地组织起来向未知的世界进发,促进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了解。
其他相关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