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欣明:关注前期定位,解决中小地产企业发展瓶颈

(2012-04-05 17:00:14)
标签:

房产

戴欣明

中国

销售策略

湖南房地产

  关注前期定位,解决中小地产企业发展瓶颈 

  文/戴欣明(深圳)载:《湖南房地产》
 
  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商业地产,定位、定位、还是定位,其次才是地段、地段、地段,比如我们说到宜家家居,山姆会员店在开始经营的时候,选择的地段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黄金地段,但是他们却能够让其的经营如火如荼,同时也让其成为“黄金地段”,这足可以说明是宜家家居、山姆会员店定位以及业态组合决定的。万科地产项目也是如此。这就是“戴氏地产523法则”所阐述的精髓所在。同时,好的地段,特别是合适的地段可以给项目加分。
 
  前期定位准确,预示着项目已经成功了一半,无论是房地产销售还是商业招商自然水到渠成。前期定位这些“软实力”占到项目(房地产、商业地产)成功的50%,其中在房地产中销售策略占20%,品牌策划占30%,在商业地产中,商业招商占20%,商业运营占30%,这就是我说的地产523定位法则。前期定位没有做好,后面遇到问题就非常正常。
 
  春暖乍寒,“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短短40个字强调了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的决心。近段时间,老大们忧心忡忡,万科也遭遇5年来的销售低谷,1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1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8.1%和39.3%,富力地产1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2.3亿元,同比下滑56.7%,绿城倒闭风波持续,同时一些名不经传的小房企更是心慌。往往地产“大佬”聚餐都是以赚钱赚的不好意思这样的“检讨”开头,到谈论“小三”结尾,安心睡觉去了。轮到现在谈论宏观调控,还有什么新政策要出台结尾,彻夜不眠,被逼着去想如何度过不给力时期。
 
  ■代理销售物流环节太多,优化房企战略定位催生自销

  房地产销售实质不是靠营销,而是靠系统定位,房地产领域在卖方市场时讲营销,需要快速销售的时候讲代理,在买方市场时,销售变得缓慢,这时讲定位,讲自销。做商业地产更是如此。
 
  市场被调控成买方市场,强调性价比成为销售策略的主调。像2月7日,均价2万多的深圳楼市,在龙岗区网签38套,签约均价为10904元/平,宝安区网签5套,签约均价13580元/平,签约楼盘为花半里3套和黄金大厦2套。
 
  2012年要入市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匆忙定位的项目,甚至很多代理销售机构做的前期定位,我经常批判那些销售代理机构,因他们经常用“营销定位”代替前期“项目定位”,或者说不懂定位的人在定位,忽悠开发商,不明就里的开发商就认为自己项目的定位非常准确,当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时候才发现产品已经不是降价那么简单,而是产品本身不能对上当地需求。基于此,我认为应从优化定位的角度考量销售策略,由于销售周期变长,企业自行销售将成为主要模式。比如:绿城2012年的销售计划是替客户找到满意的房子,取消代理机构,把销售员变成经纪人,用现有二手房经纪人队伍中优秀的销售专家成为绿城的签约经纪人,这种模式与国外的销售差不多了。
 
  ■地产企业的战略定位就是合理配置资源
 
  其实,2012年是个地产新机会年。在内地楼市如此低靡的时候,继11月初李嘉诚斥资8.96亿元人民币拿到佛山一幅住宅及商业用地后,于12月再次以19亿元人民币拿下大连西岗区一块土地,当年李嘉诚就是在类似这样的年代大量购入土地成就了他的今天,无疑这个时代对应李嘉诚又是掘金时代。机会不是给所有人的,机会给那些能够优化定位、合理配置资源的人。
 
  逆势低位买地,考虑长久动能。孙宏斌率领的融创中国仅近四个月4次出手,共斥资近45亿元拿地或买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今,融创中国花费了约87亿元跑马圈地逆市扩张。
 
  对于没有什么实力的开发商,甚至连施工都是要求施工队垫资的企业,“割肉”套现或许是选择之一。然而有实力的开发商却想着如何接手整个项目。
 
  如今,机会给那些善于谋略的人,而谋略从战略定位开始,用智慧优化定位。任何一个企业不是没有战略定位,项目也不是没有消费者定位,只是他们对定位理解的太肤浅。有的时候定位简单到就是一句话,或者凭想象的几句话,一页纸张是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定位和销售策略的。借鉴:戴欣明工作室服务的一般项目的前期定位策划报告都有三百多页,通过系统分析成战略定位。
 
  ■关注销售策略,更要优化定位,定位至少从七个方面分析
 
  提高性价比是最好的销售策略。价格、环境、品质等因素决定了销售,无论在什么时候,定位准确的项目都好销售。其实这就是定位要研究的,这个综合定位需要细致的市场调研,多角度分析,涉及社会学、设计学、心理学、营销学、人文学(含堪虞即风水)、经济学、管理学至少七个方面。从定位角度看营销策略是那么的渺小,因为一个项目是否好销售,并不是营销策略本身,或者说营销策略是战术,优化定位是战略,战略的制定涉及多方面,这也是我早年推崇的“营销前置”,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代理机构只有经纪人的道理,其实真正解决销售问题应该是在前期定位中就已经解决了,这点中国的代理公司基本上做不到。
 
    2012年开始,那些关注前期定位的地产企业,同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茁壮成长!
 
  载:《湖南房地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