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莫欺少年穷beyond王菲黄百鸣 |
分类: 电影评论 |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最后还是通过音乐来缝合梦想
鼎盛时期的香港娱乐业有一个很潮流的现象,那便是“唱而优则演”,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乐坛巨星,许冠杰、林子祥、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钟镇涛、张学友们都在之后的影坛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作为当时香港最受欢迎的摇滚乐队——BEYOND,自然也不甘落后,于1991年有了一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电影《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
影片的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也就是四个年少时为了音乐梦想而走在一起的少年,踏上社会后却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而迷失了人生方向,最后又洗心革面找回自我的历程。由于四个人的生活轨迹各不相同,所以基本上是采用交叉叙事的方式来进行的,四组人物关系在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并无联系,也就是大家各玩各的,直到最后文艺大表演时才产生交汇。黄贯中饰演的贯中,原本带着一腔热血进入警队,没想到却被派去做交通督导员,天天在街道上巡逻维持交通秩序,开开罚单什么的,不仅被凶神恶煞的的士司机和飞扬跋扈的富家恶少欺负,连七老八十的阿婆都摆不平;在街边被穿制服的巡警奚落,回到总部还要挨上司的骂,其憋屈程度可见一斑(故事总体来说还不错,但那个臭气熏天的叫花子两段戏就显得颇为恶俗了)。黄家强饰演的自强,则是带着一流经纪人的梦想进入金融业,却遇上了一个唯利是图,心术不正的老板,给了他一点甜头让他稀里糊涂就上了套,不仅被骗的分文不剩还坑害了最疼他的七姨婆。家驹的那个故事是最有意思的,一家人为了移民美国而起早贪黑地拼命赚钱(方平和鲍起静这现实中的两口子居然演起了银幕夫妻),前半部分好歹是在楼栋里开个早点铺卖个大排档,用大货车当便车送白领们上班(车上还有擦鞋、按摩、卖小商品等附带业务),召集坐地铁的小朋友送邮件这些有创意的生财之道,家驹还因为长期只喝皮蛋瘦肉粥而造成营养不良连出国体检都通不过(泳池边贴假眼戴墨镜掺瞌睡,以及熟睡状态下被电击当“小白鼠”这两段反映了他极度疲惫的精神状态);后半部分完全堕落为装残疾行乞,卖走私香烟这些违法行为,这一大家子完全是被执念蒙蔽住了心灵。该故事中采用了大量夸张的手法来渲染一家人那越来越畸形的发财梦,而这种密集的夸张笑点也正是港产喜剧的精髓所在!
叶世荣的那个故事更多是从爱情角度出发,为了心爱的女子Mary(王菲的大银幕处女作,22岁时的颜值真能打)而不得不屈从其父就读医科专业,结果在课堂上出尽洋相,却因为音乐而重新唤醒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该故事中有两大笑点,一个是市侩的餐厅服务员对待世荣前后态度的变化,另一个则是他脑海中经常幻想出的一系列超现实场景)。于是从职场的凶险,到世态的炎凉,从父权的专制,到移民的狂热,本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通过喜剧的外壳来表达对现实的讽刺,然而坏就坏在这是一部粉丝电影(青春年少的BEYOND在当时的香港绝对是顶流般的存在),必须得赋予一个美满的结局。于是家驹一家幡然悔悟放弃移民在港开了一家茶餐厅;贯中挺直了腰杆处罚了两大“恶人”,还当着上司的面辞职不干;家强则在“卧底”陈梦儿督察的帮助下反杀了无良老板,此时的贯中和雯雯居然也进了商业调查科。如此突兀的反转看似大快人心,实则却毁了此前一直构建的悲剧内核,让其沦为了一部平庸的开心喜剧。而最后四人再度组起乐队登台演出的高潮戏一方面是为了缝合世荣的音乐梦,另一方面更加强化了影片“粉丝电影”的属性,毕竟当那首《不再犹豫》歌声响起之时,大家已经不在乎BEYOND的演技如何稚嫩,影片的剧情怎么狗血了,只要跟着音乐一起狂欢就OK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