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通天帝国》:只见徐克的奇与诡!!!
(2010-11-03 20:48:26)
标签:
狄仁杰徐克奇诡情怀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重温《通天帝国》:只见徐克的奇与诡
重新看了一遍《通天帝国》,却发现已无当时的那份惊喜。除了几场动作大戏依然能够刺激一下肾上腺激素之外,其他悬疑之处都由于已经知道剧情而丝毫提不起半分兴趣来。可九十年代的徐克作品,每次重新观看都有不少新的感悟和新的收获,《新龙门客栈》看了6遍,《男儿当自强》看了8遍,《东方不败》更是看了10遍之多!
其实我们惊呼徐克回归,无非是他的奇与诡回归了。相对于《蜀山》的虚无缥缈,《七剑》的灰头土脸,《深海寻人》的故作深沉和《女人不坏》的无聊透顶来,《通天帝国》真乃徐克十年来的最佳作品,悬疑的剧情设置展现了老怪非同寻常的聪明才智。可奇也就是剧情之奇,当观众都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奇也就随即消逝了,以至于你第二遍观看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诡是气氛之诡异,无论是开口说话的梅花神鹿,还是瞬间焚烧的人肉躯体,或是巍然屹立的通天浮屠和阴森恐怖的地下鬼市,以及那密密麻麻的“赤焰金龟”,都曾经给人以极大震撼,可这种震撼只是感官上的,那种触及心灵的震撼,《通天帝国》却很少拥有,比起东方不败坠崖时那红衫飘舞的浪漫主义悲情来,上官静儿的死亡只是影片的一个情节点而已!
说到底,当年的徐克为什么感动我们,还是那份狂放不羁的情怀,从“沧海一声笑”的沧桑到“男儿当自强”的豪迈,从“大漠孤烟直”的悲凉到“古刹鬼怪猛”的恐怖,徐氏武侠可以通过一切外在因素(如音乐、雨水、蓝色烟雾、飞扬的尘土等)来传达内在情感。而狄仁杰除了一开始在狱中和老友谈笑风生时有点诸葛卧龙的洒脱之外,其他时候都沦为一个探案的工具,他的意志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人意志,而为“忠君爱国”的庙堂观念所左右。在“民族兴亡”的宏大观念前略感迷茫的黄飞鸿让人感到可爱,可在大难临头之际毅然表达自己忠君思想的狄仁杰却很难引发观者的认同,这不又一个高喊“和平”而“不杀”的无名吗?倒是最后躲在鬼市中无拘无束的狄仁杰才真正有点“侠”之风范,前面的徐克过于追求奇与诡,到了这里才想起了他的“侠”,可惜为之已晚,褪去跌宕起伏的破案过程,《通天帝国》的内核实则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保皇运动!
比起狄仁杰的保皇而言,沙陀的造反倒是更有说服力,可徐克为了让这个人物变得更为反面,不仅让他怀揣大阴谋,还给他配备了极为阴毒的暗器——“赤焰金龟”。于是他“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实现自己的复仇和复国理念而不惜滥杀无辜,这样一来,他就由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了完完全全的大反派了!
汪驴这个人物实际上是道“开胃甜点”,从《笑傲江湖》中的蓝凤凰到《黄飞鸿》系列中的梁宽再到《东方不败》中的岳灵珊和众师兄弟,徐克影片中总是有这样喜剧人物的存在来调节影片的紧张气氛,时不时的一些小幽默让你会心一笑,造就更为愉悦的观影心情。可两人共饰一角的汪驴,除了“变脸”时的视觉喜感外,其他时候就再无可笑之处了。这样一来,影片的整体风格就显得颇为沉重,即使裴东来的轻功很“轻”,也再无当年徐克新武侠的轻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