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后“石头”时代的封闭狂欢!!!
(2009-08-05 13:07:31)
标签:
夜店新锐导演徐峥李小璐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夜.店》:后“石头”时代的封闭狂欢
早先说过当下中国电影的“三大俗”,宁浩《疯狂的石头》所引发的“疯狂”便在其列,在这以后的那些喜剧总是被贴上了“疯狂”的标签,再拿来同“石头”相比较。今年夏天华语影坛的小黑马作品《夜.店》便为“石头”的近亲家谱又增添了一位成员,而200万的小成本制作也再度赢得大众好评!
的确,你可以把《夜.店》称作为一部山寨喜剧,水哥的那番“我发誓不会再让别人”的演说明显是小马哥的山寨版,轮胎的“反恐”造型更是山寨意味十足,这一对笨贼的组合不禁让人想起了《疯狂的赛车》中的“杀手二人组”,再加上“谢小萌”和那位“眼镜大哥”的友情出演,新锐导演的“石头”情结果然浓厚。200万的资金的确让影片的拍摄有点捉襟见肘,又因为徐峥和李小璐两位明星演员的片酬,导致在场景的设置上只能采用极简主义的做法,让99%的场景都集中在超市的封闭空间内,再加上主干事件发生的时间连12个小时都不到,事件又相对单一,竟同传统戏剧的“三一律”极为吻合!
空间是死的,而空间的应用却是活的,影片就充分利用了超市中的种种物品去展开情节。过期食品让轮胎饱受肠胃之苦,打折标签让冰柜变得空空如也,而放置不稳的电视机更是成了最后杀敌制胜的关键所在。还有那个老板娘的“KTV包房”,也提供了更多的叙事可能。K歌时的狂欢景象渐渐让观众渐渐忘却了此二人所处的对立阵营,而《两只蝴蝶》和周杰伦这两种流行音乐文化的碰撞(一个是农民工的口水歌,另一个则相对来说比较时尚)也体现出影片的后现代特质——不在乎深度的剖析,只在乎平面的展示!
气质是后现代的,但叙事还是传统的,前半部分是水哥的讨债故事,而后半部分则是众志成城对抗大盗的故事,两个故事之间有一定的纽带,又有条不紊地展开。在这种情节展开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就变得非常鲜活了,尤其是徐峥饰演的水哥,一开始凶神恶煞的他实际上是一个善良而可爱的人,他的算术“天才”让他痴迷于彩票事业,他来这里只是想拿回自己“失去的东西”,所以任何帐都算得很清,坚决不占别人一分便宜,徐峥老道而油滑的表演自然而然地压过了饰演男主角小钢牙的那位新人。小钢牙的性格过于柔弱,气质过于闷骚,偷偷拍李小璐照片一事更是凸显出他的害羞男孩本色,性格决定命运,当他的同学都混到“两车两房N多女人”的境地时,他还是个便利店的小店员。另外像老板娘的尖酸刻薄,轮胎的驽钝憨傻,龙套(那个号称演了几十部戏的哥们绝对是北影厂门前一讨生活的,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吹自己)的随机应变,都在前半部分展现得非常清晰。倒是李小璐饰演的女主角性格特点不明显,换成一新人女演员来演还可以节省出一大笔片酬!
人物性格的展示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是人物境界的升华。这种遇到危急情况,众人抱成一团的情形在以往的很多影片中都出现过,而本片的主题也正是这个。虽然在对付匪徒的过程中还是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最后他们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实效,那个“忒忙”的警察(由于单向透光的玻璃而躲过一劫)在手机短信的提示下前来营救,让匪徒成为瓮中之鳖,只能做困兽犹斗般最后的挣扎。而这个Happy ending的结局还是要那一帮人自己来书写,于是在爱情魔力的麻醉下,小钢牙的勇气如火山般爆发,在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得到了幻想许久的爱情。老板娘也被水哥临危不惧的勇气所打动,一对欢喜冤家比翼双飞,而龙套和轮胎也都在此过程中因祸得福,有了自己的蓬勃发展的演艺事业。最大的缺憾便是那个运货的司机,这个人物的出现很突兀,存在很多余,除了那个飞身扑出的情节点之外,最后也没起什么的作用。年轻导演处理剧情的拼贴性和随意性在他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体现,而像这种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情节,影片中的确还有不少,比如说那个电棒的重复使用,就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反而不觉得有多好笑了。不过还是要称赞一下年轻的导演,如此封闭的银幕空间,如此紧凑的银幕时间,能炮制出这么多精彩的噱头,前途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