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徐小明的老电影!!!
(2009-06-15 15:44:30)
标签:
徐小明于荣光海市蜃楼卫斯理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看徐小明的老电影
2008年,徐小明以一部“十年来最好看的功夫片”《夺标》宣告了他的回归,可惜该片故事情节的粗制滥造,人物表演的苍白生硬,动作场面的差强人意都足以让那句宣传大标语成为一个笑柄。股民朋友千万别激动,这可不是那个“中国第一名博”,而是当年许多内地人心目中的“香港第一名导”!
说起那个年代的内地公民,只能以“遭业”一词来形容,因为多年的固步自封已经让大家伙儿没了见识,一个在香港乐坛连三流都排不上的小歌手,就因为在“全国人民年夜饭”上演唱了一首极为主旋律的流行歌曲而成为了“谭张梅”还要红的香港巨星。比起张明敏来,徐小明当时在香港还算有一定的名气,他作为电视剧监制竟监制了《霍元甲》、《陈真》、《霍东阁》、《再向虎山行》和《马永贞》这五大民国功夫剧集,而这五大剧集也和《射雕英雄传》、《上海滩》一起成为当时全国电视观众的最爱。在那个内地观众的欣赏水平还未到达分清电影和电视剧的年代,张彻、胡金铨、李翰祥、楚原甚至李小龙的名头,都比不上这个“电视剧大师”徐小明!
但毕竟人往高处走,电视剧毕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它只是电影的“近亲兄弟”,却永远无法像电影一样被冠以“第七艺术”的美名,所以一方面为了提升自己的层次,一方面也为了开拓内地广阔的市场,徐小明于1984年进军内地拍摄了《木棉袈裟》和《海市蜃楼》两部动作大片。其中《木棉袈裟》跟的是当时最热的“少林风”,并发掘出了于荣光这个武术好苗子,哪怕他在影片中饰演的是大反派——少林叛徒祁天远。接下来的《海市蜃楼》仍旧于荣光担纲主演,不过却是正面角色,男一号唐廷轩!
昨天终于看了《海市蜃楼》,这部小学三年级时就想看却因为片中有吃人肉喝马血情节而被家里大人形容为一塌糊涂的“娱乐片”。的确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该片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什么长镜头美学啊,景深镜头啊,都在片中很难体会到,动作场面的调度也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于荣光饰演的探险家虽然武艺高强,但还是缺乏成龙、李连杰和甄子丹身上的那种强大气场。但从商业角度来看,该片却结合了一切可以娱乐大家的商业元素,什么武打啊,枪战啊,喜剧啊,爱情啊,探险啊,异域风情啊,都被徐小明融为一炉,好莱坞探险大片《夺宝奇兵》系列和《木乃伊》系列都是和该片有着同样的母题,特别是《木乃伊3》,居然和该片一样在灯红酒绿的上海安排了一场混战。而影片最吸引人则是美艳而凶残的大反派加沙洛娃,她出现在海市蜃楼中的倩丽身影,她冲锋杀敌时的戎装英姿,还有她在沙漠中为求生存时的茹毛饮血,都让人深深折服,以至于最后香消玉殒时引来了我轻轻的一声叹息。华语电影女反派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大概也只有《英雄虎胆》中的阿兰、《猛龙过江》中的丁瑶和《东方不败》中东方不败的女儿身了!
接下来看的是《卫斯理之霸王卸甲》,徐小明拍摄于1991年的卫斯理影片,却披上了风水的外衣,让先人墓穴的风水成为决定片中人物命运的主要因素。另外影片虚构了加里南这样一个政局不安的国家(实际上是在影射越南,而外景又拍摄于中国内地),将卫斯理三人寻找墓穴之旅同加里南政变这样的宏大事件结合起来。而在寻找过程中,三人又逐渐发展成为改变这个国家政局的重要因素。不过堂堂一个国家的军队,居然被几个外来户和一支山寨游击队扫得七零八落,未免也太儿戏了吧。最后还是延续了港片拳脚戏的老套路(这样的动作戏在港片中已经看了太多太多),只是元华饰演的阮将军被雷劈死的情节冥冥中应了天意,而正义的男女主角们也都得到了最理想的结局!
总的来说,当年徐小明拍娱乐片的确非常娱乐,非常随大流,虽然达不到经典的高度但也有不少值得回味的地方,而十多年之后他所带来的《犀照》和《夺标》,却明显落后于时代,前者是老套的复仇鬼片,后者则空有豪迈,根本无视剧情的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