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无双》来看功夫片的虚假繁荣!!!
(2009-06-08 16:05:43)
标签:
功夫片熊欣欣蒋璐霞战无双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从《战无双》来看功夫片的虚假繁荣
熊欣欣的“鬼脚七”形象深入人心,但他做导演的功力到底如何,一部《战无双》立刻给出了答案。虽然打着“熊欣欣作品”这样颇具震撼力的招牌来吓唬人,但真正的内容却是糟糕透顶!
功夫和打女是《战无双》的两大卖点,打女蒋璐霞此前以“猫耳宝贝”的身份拍摄了一系列的走红于网络的高清视频。其中《美丽女贼偷福》模仿电影《偷天换日》,影片中的红外线被她换成了一根根真实的红线;《我也绕指柔》里她用太极的手法洗被单并拧干,用脚提装满水的桶,她说这是生活中的武术;《女生版双截棍》里,毛巾成了双截棍,被她舞得风生水起......但这种视频往往是孤立的,是片段的,它没有剧情的连贯性,只需要你在花招上玩的足够有新意就能吸引广大网民的目光,跟电影完全是两码事!
可《战无双》却不同,作为一部电影,它在剧情上的单薄性和幼稚性让稍微经过点初等教育的人都嗤之以鼻。什么地下格斗啊,网络赌命啊,幕后庄家的阴谋诡计根本不值得推敲,而层层通关直至最后打大BOSS的情节更像是在玩电脑游戏,只能给你带来视觉上的快感,而无法给你带来半点思考!
其实回想这一年来的几部功夫片,就会发现它们虽然号称要掀起功夫片的新浪潮,但除了一部《叶问》颇受好评之外,其它诸如《夺标》、《武术之少年行》、《狼牙》,还有如今的《战无双》都是恶评如潮,让人失望之极!
首先,这些功夫片都喜欢打着一个金色的招牌来“招摇撞骗”。其中尤以《夺标》为甚,居然号称“十年来最好看的功夫片”,根本无视《功夫》、《霍元甲》、《杀破狼》和《导火线》的存在。而像《战无双》,也在宣传中大肆吹捧女主角蒋璐霞,将她说成是“女版成龙”,君不见成龙大哥的武打有它的谐趣和特色,而不像片中的蒋璐霞那样只知道带着愤怒的眼神横冲直撞。至于《武术之少年行》,即使打着“成龙监制洪金宝主演”的招牌,也无力改变影片乏味无趣的品质!
其次,这些功夫片编剧的水平都相当低劣。以前《黄飞鸿》、《方世玉》这样的功夫片为什么能让人百看不厌,就是因为这些影片对情节点和高潮的设置,知道什么时候上演武打来刺激你的兴奋神经,什么时候上演搞笑来轻松活跃一下气氛,矛盾设置合理,情节有张有弛,最后一场大战也是轰轰烈烈。可在《夺标》和《武术之少年行》中,所谓的矛盾冲突则显得很牵强,都是无缘无故冒出些个大反派来,让功夫片中邪不胜正的理念得以延续下去。就连金像奖最佳影片《叶问》,前后两部分也存在着明显的剧情断裂感,最后叶问得救的桥段更是显得有些不合理。另外,这些功夫片中的搞笑元素太少,而搞笑往往是功夫片中最有效的润滑剂!
第三,这些功夫片缺乏好的镜头语言,以至于所想表现的功夫对决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精彩。最典型的莫过于《战无双》中蒋璐霞同鬼佬的厨房大战,机位就很呆板,运镜也不流畅,无法体现出功夫的“上镜头性”,接下来的几场对决有所进步,但最后同空手道高手的决战又过于拖沓。《狼牙》结尾处吴京同几十个黑衣人的雨中大战,显然没有拍出《黑客帝国3》中雨中大战的美轮美奂效果来,更不如当年《谁与争锋》中李连杰一人蒙眼大战红花会群贼的经典桥段。90年代的功夫片,往往会用倾斜的摄影角度(多为仰拍)、慢镜快镜的相互结合,以及快速的画面剪辑来突出招式的动感和力度感,可如今的功夫片,在这方面却差了许多!
最后,这些功夫片根本不注意演员的演技。《夺标》中两个女主角的面部表情都显得很僵硬,而《武术之少年行》中都是些武术专业班子出身的新人,演起戏来自然很业余,《战无双》中的蒋璐霞更是除了愤怒之外,就没有什么其它表情了。虽然这些影片中都有些老戏骨压阵,但老戏骨们油滑的表现都像是在应付差事。新人们倒是很能打,可他们之中会出现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和杨紫琼这样的巨星吗?
总的来说,功夫片作为华语电影中最特有的片种,如今已被其它国家大肆借用,到处都是“China
gongfu”,而我们这边的功夫片却不思进取,不仅丢失了原有的特色(如谐趣、“三镜头法”所体现的动作美感),也不愿在剧情编排上多动脑筋,所谓的功夫片扎堆出现带来的不过是虚假繁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