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像奖投名状港片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第27届金像奖,就是为了鼓励港产大片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终于在一片和谐中落下了帷幕,《投名状》力压众对手,一举赢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这三个重要奖项在内的八个大奖,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商业票房和口碑并存,如今又得到大奖认可,《投名状》算是开了国产古装大片的一个先河,也为日后即将开拍的一系列古装大片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其实回想2007年的香港影坛,虽然港产影片的数量和票房再度走低,但影片质量却比2006年有了一定的提高。《神探》、《投名状》、《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门徒》和《跟踪》五部风格迥异的优秀影片强势入围,包揽了大半的提名名单和几乎全部的重要提名,而《十分爱》、《破事儿》、《出埃及记》、《野.良犬》、《导火线》、《男儿本色》、《每当变幻时》、《老港正传》、《性工作者十日谈》等影片也颇显功力,看来回归的第十个年头果然也有了点好气象。再来看看那五部影片吧,因为《跟踪》主要去争夺“最佳新晋导演”了,所以实际上也就是其他四部片子在争,结果《投名状》凭借它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一下子把其他几个竞争对手都给征服了!
《神探》只获得了一个最佳编剧奖,的确有点说不过去,但考虑到影片的受众面不够广,而且风格诡异,某些地方让人费解,况且杜琪峰和“银河映像”已经拿过很多奖了,另外老杜和媒体的关系也不够好,这一切都让《神探》遭遇滑铁卢,和去年的《以和为贵》、《放.逐》一样,只能含恨而归。《姨妈》同样很小众,况且去年已经让文艺片《父子》拿了大奖,而《门徒》的质量则又稍逊一筹,唯有《投名状》,内地票房收了两亿,口碑也不错,又改变了前几年古装大片形式华美,内容空洞的不佳形象,让它多拿点奖,一方面可以在大陆的几位大导演们面前炫耀一番:你们的片子一边收钱一边讨骂,而我的片子是一边收钱一边拿奖;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未来的港产大片创作:尽管往里面砸钱吧,不会有错的!
最佳男主角的争夺相当激烈,被提名的几个都是实力派演员,可刘青云亏就亏在他去年拿过了,哪怕他在本片中的表演远胜于《我要成名》;刘德华的赵二虎形象虽然讨人喜欢,但由于角色缺乏深度,表演起来难度并不大;任达华则吃亏在《跟踪》一片不太受关注;而郭富城连《三岔口》和《父子》都错过了影帝,更不用说《C+神探》了;所以只有李连杰,庞青云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注定了他会在表演上取得很大的突破,此番不拿,以后可能都没有机会了。纵观这十年来金像奖的男演员之争,梁朝伟、刘德华、周星驰、梁家辉、李连杰、黄秋生和刘青云这七个人出尽了风头,再加上频频被提名的郭富城、任达华、吴镇宇等人,十来个40多岁的男人牢牢把持了大局,让后辈们很难出头,如今更是连透气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连男配角都被华仔们给霸占了!
也有一些奖项没有什么悬念,比如说最佳动作指导,甄子丹的《导火线》开创动作新潮流,“甄功夫”让其他提名作品望尘莫及;而最佳新人奖,徐子珊的表现明显强于他人;还有最佳亚洲电影,《色.戒》连金棕榈都拿了,还拿不了你这个金像吗?最佳女主角看似有的一拼,但实际上斯琴高娃在这帮“后辈”面前真的是“一览众山小”,内地女演员实现了“金像影后四连庄”,而香港女演员的处境却日益惨淡,最佳女配角好歹挣回了一点面子,但获奖的却是一个老婆婆,和年轻人无关。饱受“艳照门”事件打击的香港年轻一代女演员,如今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另外像专业精神奖颁给去世不久的沈殿霞,将终身成就奖颁给嘉禾的创始人邹文怀,似乎是在对那个逝去时代的缅怀。如今的港片市场严重萎缩,而内地的审查制度又越发严厉,进一步压缩了港片的生存空间。虽然2008年至今,已经有3部港片本土票房突破千万(去年同期只有《门徒》一部),似乎有点回暖的迹象,但考虑到其中两部影片都是投资上亿的大制作,又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