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谈(二) 李树田

标签:
格律诗入门谈(二)七绝格式五绝格式格律诗用韵忌讳李树田 |
分类: 诗歌诗论 |
格律诗入门谈(二)
【编者按】李树田吟长最近应邀在国家广电总局兄弟单位对诗词爱好者作了有关格律诗入门的讲座。此讲座与吟长此前赐我的稿件有所区别,更加通俗易懂。兹刊出他新稿的第二讲,以飨诗友。
七绝格式(四句 28字,4种)
第一式: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A B C D 式) 四个句型依次排列
例诗:
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五绝格式 (4句20字,4种)
重要提示:五绝各式=七绝各式各句去掉第一韵步。
第一式: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图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二式: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图谱: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第三式: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第四式:起平收首句入韵
图谱: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诗:花枝出建章, 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 双蛾几许长。
关于平仄、押韵的几点补充
1.平水韵。说到平仄,不能不简单提一下传统格律诗用的平水韵。平水韵原为金代科举考试用的官韵书,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平水韵分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上平声、下平声做平韵,上声、去声、入声作仄韵。共分106个韵部。今韵无入声,古入声字已分别归入各声调,有平有仄。我们不用平水韵,但需懂点有关知识,尤其是入声。
2.入声。平水韵有入声。普通话无入声。 初学者写诗可不考虑入声,但须知道有这回事。古人写诗用入声,今人也多有用平水韵的,也用入声(如《中国老年》上发表的某些诗)。 我们应了解一点入声字, 不然读古人诗(甚至今人诗)容易产生迷惑,甚至误解。现就我所知做点介绍。
有人告诉我一个窍门,可以识别相当部分的入声字:声母B、D、G、J、Zh、Z
a.“一”字做序数词或单独使用或在句末时读原调一声, 属平声。如: 一级、统一、十一、始终如一 。 但在一、二、三声字前读四声,应视为仄声。如:一天(仄平),一年(仄平),一起(仄仄); 而在四声字前读二声,应视为平声。如:一定(平仄)。
b.“不”字单独使用时和在一、二、三声字前读原调四声,属仄韵,
如: 说“不”
(以上第5、6两点是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7.
平水韵不讲“一”、“不”的变调,两字都是入声,均属仄韵。
8.格律诗用韵忌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