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律诗入门谈(三)  李树田

(2017-07-04 00:33:58)
标签:

格律诗入门谈(三)

七律格式

五律格式

对仗

李树田

分类: 诗歌诗论

格律诗入门谈(三) <wbr> <wbr>李树田


格律诗入门(三)

                             李树田

【编者按】李树田吟长最近应邀在国家广电总局兄弟单位对诗词爱好者作了有关格律诗入门的讲座。此讲座与吟长此前赐我的稿件有所区别,更加通俗易懂。兹刊出他新稿的第三,以飨诗友。                                                (呂佩浩)

格律诗入门谈(三) <wbr> <wbr>李树田


此讲谈七和五的平仄格式,并对对仗律诗、绝句关系作些剖析。

七律格式 (8句56字,4种)

重要提示:七律平仄格式等于某两个七绝格式连用,但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一式:平起仄收不入韵(七律1=七绝1 + 七绝1) 

    图谱: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例诗: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可扫,柴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客至》

第二式: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七律 2=七绝2 + 七绝1) 此式最常见

图谱: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例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自嘲》

第三式: 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七律3=七绝3 + 七绝3  

    图谱: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穿巫,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四式: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七律4=七绝4 + 七绝3

   图谱: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无题》

  五律格式 (8句40字4

重要提示: 五律平仄格式等于七律各式各句去掉第一韵步,但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一式: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五律1=五绝1 + 五绝1 此式最常见

图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潤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春夜喜雨》

第二式: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五律2=五绝2 + 五绝1  

图谱: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三式:平起仄收不入韵 (五律3=五绝3 + 五绝3 此式也较常见

    图谱: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 《山居秋暝》

  第四式 平起平收入韵 (五律4=五绝4 + 五绝3

  图谱: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例诗: 山横北郭,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 《送友人》

 

格律诗入门谈(三) <wbr> <wbr>李树田

   对 仗

对仗的规则:

      (1) 一联的上句(出句)和下句(对句)的对应韵步平仄要相对

     2)出句、对句的语法结构要相同:句型相同、词组的结构、性质相同,如都是主谓、动宾、并列、偏正结构或同是虚字;

     3对应词的词性要相同: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特别讲究数词对数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小类如颜色对颜色,天气对天气,名称对名称,叠字对叠字,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或天文、地理互对,双声对双声, 叠韵对叠韵, 或叠韵、双声互对。(双音词中,声母相同叫双声,如“流离”,“寂静”,韵母相同叫叠韵“彷徨”、“逍遥”)。

4)几种对法举例   

   句法相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双声对双声: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句中对:江流天外,山色有中。

   流水对: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扇面对、蝶翅对:长城内外,唯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5)出句、对句(实际上甚至一首律诗、一首绝句内都)忌用重字

6)合掌”, 即上下联同义。 如夏荷千枝丽, 莲花万朵妍

             格律诗的禁忌  

1.      失对

2.      失粘

3.      三平脚 (句尾连三平)

4.      三仄尾  (句尾连三仄)

5.      孤平(指末五字为“平平仄仄平”句。防孤平办法:保证句末五字有连平)

6.      重字 (特意重复可以)

7.      律诗无对仗

            律诗绝句平仄关系趣谈

         我们已经知道,每种律诗格式,不论五言或七言,前两联和后两联都是一种绝句格式。再仔细看看,你还会发现,每种律诗格式,首尾两联、中间两联,也都能合成一种绝句格式。不仅如此,以如上方法组成的各式,除了首句入韵的律诗(律二、律四)中含一联的组合(“一联+二联”、“一联+四联”)外,都可由等式中的两联前后颠倒组成一个新的绝句格式。这样,四式律诗可以组成绝句共28式次:

 

  律一: 一联+二联=绝1,三联+四联=绝1,二联+三联=绝3,一联+四联=绝1

二联+一联=绝3,四联+三联=绝3,三联+二联+绝1,四联+一联=绝3

  律二:一联+二联=绝2,三联+四联=绝1,二联+三联=绝3,一联+四联=绝2

四联+三联=绝3, 三联+二联=绝1,

  律三:一联+二联=绝3,三联+四联=绝3,二联+三联=绝1,一联+四联=绝3

二联+一联=绝1,四联+三联=绝1,三联+二联=绝3,四联+一联=绝1

  律四:一联+二联=绝4,三联+四联=绝3,二联+三联=绝1,一联+四联=绝4,

四联+三联=绝1,三联+二联=绝3


  可以看出,得出的结果相同者甚多,这是因为绝句格式总共只有四个,怎么能不重复呢?说到“四个”,我也很好奇,格律诗规则中有不少“四个”:绝句每首四句,绝句、律诗格式各有四种,一首律诗有四联,七言格律诗每句四个韵步......还真值得琢磨,这里就不谈了。

  

格律诗入门谈(三) <wbr> <wbr>李树田
                              谢谢光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