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河(下)  吕佩浩文并拍摄

(2012-05-13 21:12:48)
标签:

江苏

丹阳

水乡名城

京杭大运河

运河主题公园

分类: 游记

故乡的(下)

                                                   吕佩浩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万善古塔--丹阳又一标志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马欣同学在向我们热情介绍丹阳这座水乡名城的新面貌


上期博文回放

    可以这么说,丹阳城市的演变和发展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水以及由水滋养出来的悠久历史文化是丹阳水乡名城的灵魂。这是丹阳与其他县市的区别。值得称道的是,当地政府认识到丹阳的特点,在城市建设中投放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京杭大运河、城河、练湖等历史文化深厚的水系进行保护和治理,适时进行运河主题公园和运河风光带的建设,展现京杭大运河的演变历史和人文内涵,把运河两侧以及与九曲河交界处规划建设成为最能体现丹阳历史和水乡风貌的绿色生态空间,从而造福于民,造福于这座城市。我们在丹阳城里游览时,坚持安步当车。无论是途经内河的古桥小道,还是走在大运河的滨河大道上,我们都像置身于美丽的花园里,又像徜徉在历史的博物馆里。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条河都有看不完的风景,每一座桥都有说不完的历史。在这里,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正交相辉映,让人感觉宁静又充满活力……

 

    上期博客摄影作品主要反映丹阳城区内河的治理变化,这期博客摄影作品将展现贯穿丹阳城区京杭大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景观。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由西往东贯穿丹阳城区京杭大运河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换一个角度看贯穿丹阳城区的京杭大运河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漫步在丹阳城区京杭大运河南岸的滨河大道上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城区京杭大运河南岸的运河主题公园  地面上画着丹阳市地图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运河主题公园共有九根图腾柱  这是其中的三根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每一根图腾柱上都展现丹阳的历史文化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每一根图腾柱上都展现了丹阳的历史文化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丹阳城区京杭大运河南岸的雕塑之一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漫步在丹阳城区京杭大运河北岸的滨河大道上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这里一路上都鲜花盛开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换个角度再拍一张开满鲜花的滨河大道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忍不住站在滨河大道的小花坛旁留个影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这儿也有一个运河主题公园和九根图腾柱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每一根图腾柱上的图案与对岸的是不一样的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这一根图腾柱上雕刻的好像是哪咤闹海的故事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继续回到运河南岸往东走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贯穿丹阳城区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分流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在丹阳萃秀桥上回望大运河的美丽景色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大运河畔的丹阳萃秀桥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大运河畔新建的五星级宾馆——水中仙大酒店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萃秀桥畔的运河风光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大运河畔的丹阳市万善公园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万善塔影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万善公园水景一角

 

故乡的河(下)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从万善塔上俯瞰万善公园

 

    以上照片由博主拍摄于2012年4月30日,天气:阴转晴。

 

 

博友评论

    我跟着博主的相机镜头游历了丹阳这座文化古城。

    据介绍,这是个县级市,应当说地方不算大,但是,从照片上看,是如此美丽!我不得不佩服博主那艺术家敏锐的的眼光。难怪从丹阳回南京以后,他一下就写出了一组诗歌。其所以能写出、拍出如此众多的作品,除了丹阳本身的美丽以外,还有艺术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初次浏览了一下,就感触良多,还要再来仔细领略和品味丹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谢谢博主!
                                                                        朱杰仁
 
佩浩叔:
    今天我和妈妈又在看你的博客,妈妈对《故乡的河》很感兴趣。她边看边说:“没想到丹阳变化这么大!”感谢你给九十岁老人送来这组照片,给她美的感受。
    我妈对丹阳并不了解,我父亲是沉默寡言的人,不讲给她听故乡的事,挺遗憾的。她只去过丹阳两次,五十年代我奶奶到上海来了,丹阳没有亲属了,就不回去了。母亲在我这生活很习惯,身体也很好。谢谢你们的祝福!
                                                                        迪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