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河(上)  吕佩浩文并拍摄

(2012-05-13 11:09:01)
标签:

江苏

丹阳

京杭大运河

城河

练湖

分类: 游记

故乡的(上)

                                                   吕佩浩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丹凤朝阳——丹阳的标志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在丹阳城河上的古桥——沈家桥前留影(马欣拍摄)

 

    2012年4月29日,我和夫人起了个早身,7:01从南京坐动车启程,8:00就到达我的家乡——丹阳了。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1987年,丹阳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并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担任我们向导的马欣同学是土生土长的丹阳人。小伙子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介绍起家乡的历史人文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丹阳设建置始于秦朝,已有2000多年历史,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又名兰陵、延陵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名“丹阳”,取“丹凤朝阳”之意,一直延用至今。丹阳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石兽等,是中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正在审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这里有季子庙、沸井、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丹阳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名人志士,贤臣良将,代不乏人。近现代,丹阳孕育了著名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戴伯韬,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泰斗吕叔湘,等等。丹阳又是著名黄梅戏《天仙配》董永和七仙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

    对我们此次回乡寻根、揽胜,马欣同学为我们作了精心安排。第一天,上午游览位于丹阳市中心的市民广场;在广场附近找好旅馆,到车站买好返程长途车票;接着坐班车前往延陵,顺道去看望他乡下的父母并设家宴款待。午饭后,拜谒延陵九里季子庙,观赏千古奇观——沸井等名胜。第二天,在城里游万善公园及登明万善宝塔、参观市博物馆和浏览市容,然后坐末班长途车返回南京。除了博物馆因五一放假不开馆未能参观以外,一切都如愿以偿。

    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我这次回乡,除了游历季子庙、万善古塔景区以外,对故乡的河流情有独钟。

    据有关文献记载,丹阳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名城,境内共有河道96条,计长464公里,主要有练湖、大运河、九曲河、香草河及众多渎、港、涧、塘、泉等。其中以练湖为最大,周长40余里,碧波千顷,云水漂缈。在这短短的两天,我们来不及游练湖,但也亲身感受到,这里随处可见河流和湖塘。京杭大运河从丹阳城中穿过,还有护城河、内河、漕河沟通全市,形成城市水系网络。可以这么说,丹阳城市的演变和发展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水以及由水滋养出来的悠久历史文化是丹阳水乡名城的灵魂。这是丹阳与其他县市的区别。值得称道的是,当地政府认识到丹阳的特点,在城市建设中投放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京杭大运河、城河、练湖等历史文化深厚的水系进行保护和治理,适时进行运河主题公园和运河风光带的建设,展示京杭大运河的演变历史和人文内涵,把运河两侧以及与九曲河交界处规划建设成为最能体现丹阳历史和水乡风貌的绿色生态空间,从而造福于民,造福于这座城市。我们在丹阳城里游览时,坚持安步当车,无论是途经内河古桥小道,还是走在大运河的滨河大道上,我们都像置身于美丽的花园里,又像徜徉在历史的博物馆里。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条河都有看不完的风景,每一座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在这里,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正交相辉映,让人感觉宁静又充满活力……

    故乡的河啊,你从辉煌的过去流来,正在流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丹阳城内河小景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城内河小景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城内河小景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丹阳城内河小景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城内河边的小道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正在改造中的内河(对岸破旧房屋正在拆除)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改造了一半的内河(对岸有待重建)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城内河上的绿化带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城内河道交汇处的绿化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寻访历史——内河上的古桥沈家桥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据碑石记载,这座单孔石拱桥,原名永安桥,建于宋代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今日沈家桥风光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改造好的丹阳城内河段风景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雨后看内河上的平台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九里季子庙风景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九里季子庙风景

 

故乡的河(上) <wbr> <wbr>吕佩浩文并拍摄 丹阳九里漕河风光



 
以上照片大多由博主拍摄于2012年4月29日,天气:雨转阴。

 

博友评论

    老师这不是简单意义、图文并茂的博文,而是集历史知识、文化传播与审美艺术于一体的、精心制作的上下纪录片全集;
    为生动地传播历史文化,您不惜“笔墨”,上下“回放”;
    为吸引并让观众欣悦,您不放过故里古迹、河山、园林的每一个角落视点;
    为与观众产生亲和感,你们亲自扮演了画面中的导游,让我领略了老师们的风采!
    感谢您的爱心与辛勤劳动,让我没费吹灰之力、没用一个铜板,就尽情地畅游了您的故里丹阳!
    丹阳——一个多么火红而热烈的名字,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就和他儿女的那颗心一样……

                                                                       陈振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