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段话:人生三大追求:1、财务自由:有足够金钱养活自己和家人,需要用钱时不发愁;
2、时间自由:有可支配时间灵活安排工作、休息和娱乐;
3、心灵自由:跟随自己内心,不让梦想憋屈。实现自由最容易的时间段,不是未来的某天而是现在!
看了这段话,我暗自庆幸自己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便有了跟随自己心愿实现梦想的机会,在十六天的旅行中我的心灵和感官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回来后每天看着出去拍的照片,持续的快感也让我有了记录下来的动力。
继续说我的美加之旅哈:
早餐后我们离开纽约乘车前往华盛顿,从纽约到华盛顿,费城是必经之地。行车两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费城。
李导介绍费城时大概是这么说的:费城位于宾夕法尼亚东南部,市区东起德拉瓦河,向西延伸到斯库基尔河以西,面积334平方公里。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在美国城市排名第四,居民共约六百二十万人,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时的首都,为美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富兰克林的出生地。。。。。。
来到市内我们参观了自由宫和自由之钟。
参观自由宫和自由钟是免费的,但是必须先领取参观的门票。领取了门票后,我们冒雨来到了放置自由钟的一座四周都是落地玻璃的房子,先排队等待严格的安检。安检后走进去发现这个房子里宽阔的空间被隔成一个个小间,按时间顺序展览着自由钟的历史。
百度一下:自由钟是1752年宾州建州50周时,在英国伦敦浇铸成后运到费城的,钟高约一米,钟沿周长3.7米,重约943公斤。1753年自由钟悬挂在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大厦顶端;1776年7月4日,伴随着洪亮而庄严的钟声,《独立宣言》首次公诸于世;1783年4月1日,自由钟的钟声又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自由钟也因此成为了美国获得独立,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象征。
在1817年到1846年间,自由钟出现了长长的一道裂痕,让人们惋惜不已。自由钟最早放在独立宫的旁殿里,英国占领费城期间,被转移藏匿,后又被移回费城。1976年搬入独立宫后面的新殿,为便于参观,又搬到独立宫广场上现在这个玻璃房里,听说不久还要从这个玻璃房里迁入新址。每次搬迁的距离都并不远,但每次人们都小心翼翼,生怕它“玉碎”。他们给钟装上可以测出钟内百万分之一米移动的微变量位移传感器,测试其是否可以搬迁。极有意味的是,这口钟上刻着的铭文是:“宣告自由,遍及全国,家喻户晓”。
尽管下雨,但是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走出独立钟的建筑,雨越下越大。我因忘记带伞急忙跑到卫生间躲雨,没有去独立宫参观,只能远望着这个被称为“美国最具历史意义的平方英里区”的处所行注目礼了。
继续百度:1776年以后的许多年间,美国历史上众多划时代的事件都与费城、与这个自由宫紧紧联系在一起:独立战争期间,小楼的二楼是民兵弹药处,曾关押过英-官;1787年5月至9月,乔治·华盛顿在这里主持制宪会议,元老们在争辩了4个月之后,终于达成共识,起草并通过了至今依然奉行的美国宪法,奠定了美国的政治基础;1776年7月4日,在这个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宾夕法尼亚州政厅的一楼会议室里,北美13个殖民地的革命家秘密聚会,作出抗英独立的决定,推选华盛顿为抗英大陆军总司令,签署了由思想蓬勃、文采流丽的杰佛逊花两周时间写成的《独立宣言》,这篇文字奠定了以后美国的立国之本:
“我们坚信这一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上帝赋予了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力,诸如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政府便是为保障这些权力而设立的。我们……公开庄严地宣告,这些殖民地都应是独立和自由的州,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坚定不移地依靠上帝保佑,并彼此以我们的生命、财产及神圣的名誉担保,支持这一宣言。……我并非主张不断修改法律与宪法,然而,法律与机构组织必须与人类思想的进步保持同步。当人类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步发展与开明时,有新发现诞生,新真理出现时,在方式与信念发生变化时,机构组织以及制度也必须随之改进,以同时代保持一致。如让文明社会永远受治于其野蛮祖先的政体之下,那就像让一个成年人仍然穿着他孩提时的上衣。”
后来,我问过一位曾经进过独立宫的朋友,他说,宫里的那个会议厅实在太小了,只有几十平方米。十几张会议桌上铺着绿色丝绒台布,桌前文具盒里插着当年使用的羽毛笔,桌面上还放着蜡烛台、零散的纸张和书籍,好像代表们刚刚离席而去。安放在主席台上的高背椅是华盛顿担任制宪会议主席时坐过的,椅背上雕刻着初升的太阳。人们称它为旭日椅。
当我沿着小巷深处红砖铺成的人行道向大巴车走去时,随意浏览着周围的小花园和各式庭院,依旧感到十八世纪的风韵犹存,也感觉到四处洋溢着的现代气息。此时雨停了,几只鸽子从独立宫中央耸立的乳白色钟塔上飞起,像精灵一样在绿树间愉快地划着优美的弧线,蔚蓝色的天空,几朵白云自在地悬着,祥和、温馨。
在快要离开费城的时候,小张会见了一个在费城读书的女孩,这个漂亮的在费城读大学的女孩女听说张叔叔来了,特意跑来看望,在大巴车下,看见小姑娘和小张叔叔拥抱时激动的样子,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侄女,于是我拨通了加拿大侄女家的电话。。。。。。
一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费城之行,我没能进入独立宫,去瞻仰美国开国元老留下的文字与物件,感受那种神圣的氛围,甚至没能在楼前拍下一张留影,留下了一丝遗憾。
坐在车上望着雨过天晴后的有着历史厚重感的费城街道心想,无论如何,我到过费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