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心中都有梦想要去的地方,这些地方承载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变换的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们或许美丽,或许浪漫,或许神秘,或许新奇,或许不尽人意,.....一直以来纽约就是我梦想要去的地方。
二零一二年五月一日怀揣着梦想和期待的我,随旅行团来到了纽约。
飞机准时降落在纽约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进入海关大厅,这里黑白灰的色调显得很肃穆,保安的严肃表情也令人有些压抑。大家按顺序排着长队准备过关,保安指挥我到3号关口,这时一位年轻英俊的检察官接待了我,我把护照行程单递交给他时,他严肃的点了点头,并认真地看着,然后用流利的英语问了我一句话......遵照任导的指示:“不论问你什么,你都说no,麻烦会少些”,于是我摇头微笑着对他说:“no”,检察官不再问了,用眼神和手势示意我按10个手指的指纹,按完手印后检察官在我的护照上写字盖章,最后把护照递给我,我顺口说了一句:“thank
you!”。检察官笑着用生硬的中文说了声:“谢谢”!OK,俺顺利入关了:)接下来就是取行李安检行李,这些俺都没遇到麻烦。
前来接应的地导姓李,原北京人,是一位高个子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士。任导说李导是当地旅行社的老板,老板亲自出马说明对我们这个大团很重视。上车后李导拿起麦克用磁性略带沙哑的声音对大家说:“四川的朋友们大家好啊!欢迎你们来纽约!从今天开始,你们在美国东部几个城市的旅程就由我负责安排了......知道大家旅途很辛苦,所以今天我们特意为你们安排了四星级的旅店来接待大家!”在异国他乡听到这熟悉的北京口音还是感到蛮亲切的,一个很有底气的“特意”听着就更舒服了,也感到小有意外(来之前旅行社说我们所住旅馆没有四星)。

曼哈顿夜景(照片来自网络)
在前往旅馆的路上,我透过车窗欣赏着纽约曼哈顿的夜景,远观彩灯闪烁的闹市区百感交集,难道这就是《北京人在纽约》中所说的纽约吗?这就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的说的曼哈顿吗?怎么好像还在梦中的感觉呢。
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离市区几十公里的旅馆,条件比想象的的确好些,美国的旅馆和国内不同的是只给旅客提供香皂,口杯,有的宾馆只提供一袋咖啡,没有饮用的热水,更没有茶,不过水龙头里的凉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我和秋儿安排在一个房间,我逗趣的说:“咱姐两又住一个宿舍了,不过这回咱住的可是洋宿舍哈”,四十年前我和秋儿在医院当兵时曾经住在一个宿舍,因为是阴面,冬天房间冷的就像冰窖一样,和现在比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洗漱完毕,我俩把手机相机都充上了电,这时发现充电器都不需要转换直接可以插用,买的转换插头没用上。为了尽快的完成倒时差,我吃了一片安眠药(阿普唑仑),这是二哥介绍给我的经验,第一夜睡好了,以后就会精神焕发了,果然灵验,后来推广给几个朋友,时差倒腾的都非常成功:)
第二天享受了美国的第一顿自助早餐后,我发现天气很糟糕,乌云密布,我对秋儿说,咱们今天出师不利啊!心里念叨:千万别下雨!
八点钟我们坐上了大巴在纽约全天市内观光,李导介绍说: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1.参观世界金融中心之称的华尔街;2.乘船游自由女神像;3.参观圣帕特里克大教堂;4.联合国总部大厦;5著名的名牌时尚大街第五大道。晚上自费项目是:夜游时代广场,中央公园,洛克菲勒中心登顶。
大概记得李导是这么介绍纽约的:“纽约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哈德逊河口,濒临大西洋,是美国乃至美洲最大的城市。全市由曼哈顿、布鲁克林、昆斯、布郎克斯和斯塔滕岛五个区组成。面积830平方公里。1626年荷兰人用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取名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国人占领,取名纽约。1789年成为新独立的美国第一个首都和美国最大的城市。十九世纪开始,纽约向世界性大城市发展。至二十世纪初,纽约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与伦敦、巴黎齐名。纽约是个大熔炉,它有近800万人口,来自世界各地近百种以上民族,其中犹太人有200万左右,黑人有200万左右,中国人有60万以上......。”怎么样?俺记性还好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烂笔头不如到百度搜:)

纽约街道上的涂鸦(照片来自网络)
大巴车进入曼哈顿的街道,看到一处奇特的景观,街道旁的围墙,被五颜六色的“古怪”图案所覆盖。这就是纽约一大怪,也是纽约,乃至西方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涂鸦艺术。因为车开得快,很多精彩的涂鸦没有拍摄下来,很遗憾。

纽约世贸大厦(图片来自网络)
自由大厦模型(图片来自网络)
途经原世贸大厦时,我们隔窗看到正在原址修建的自由大厦,这个高达1776英尺(合541.3米)的世界最高建筑将与远方的自由女神像遥相辉映,构成新纽约的独特美景。纽约州州长乔治·保陶基说:“我们用它来缅怀‘9·11’事件中的死难者,用这高耸入云的礼物来铭记自由和逝去的英雄。”

华尔街日报

这些年俺经常在网上阅读华尔街日报,关注道琼斯,纳斯达克指数对A股的影响,“华尔街”这三个字在我的投资生涯中可以说太熟悉了,但是华尔街长什么样还真不知道:)
来到座落在曼哈顿南区的华尔街,阴沉沉的天气使得这条仅长600米宽11米的街道更加阴暗狭窄,我心想这条街街相真是太一般了,街相虽一般内涵可是太丰富了:美国10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设在这里,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如今“华尔街”一词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被视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

这就是最有名的华尔街的铜牛雕像 ,可恨的是李导不让我们接近 ,朝华笑呵呵的对我说:咱不指望抚摸铜牛的牛角来祈求好运了,咱就感受这近距离产生的美感吧!

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不给我们时间进去瞅瞅,真是滴
这是联邦国家纪念堂,位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斜对过,门口这座銅像是美国第一任首相华盛頓。1790年美国首都迁至費城后,这里即变成纽约市政府。现在,这座希腊式建筑则为展示美国宪法的纪念堂,据说偶尔內部会举行免費的音乐会,都是品质极佳的音乐盛宴。

我身后的建筑是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

如果你有颈椎病,来纽约度假吧。这里的摩天大楼会让你的脖颈上扬再上扬,无论是欣赏还是照相,仰头的频率都比在其它地方高出数倍:)

秋摄影师,快给俺拍一张和曼哈顿的合影吧!让这梦幻的感觉变成永久的纪念:)

乘自由女神号渡轮缓缓向自由岛进发。

布鲁克林大桥
曼哈顿大桥

岸边是密集的写字楼,我仿佛看到了欲望的集合地。

看到了自由女神像,大家纷纷拍照。天气不好,灰茫茫的哈。白瞎了这景了:)

坐游船看西洋景真真是来不及仔细的欣赏,就是一走一过的事,咱还是在电脑上继续欣赏吧!看这夜晚的女神多有魅力:)
其实这女神不是美国原创,百度一下:这座雄伟的雕塑其实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雕像由法国雕刻家维雷勃杜克设计,并在巴黎完成。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艰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女神像的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还有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的法国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制作的。。。。。。。

天气虽然不好,但是不影响我和自由女神合影的心情,酷爱自由的我也沾点自由的灵光噻:)

咱姐俩一起沾光

等待就餐
这地方人与动物很和谐,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的小鸟从你头顶掠过、松鼠就在你身边旁若无人地来回出没。

人与狗平起平坐

和李导闲聊,说起美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李导说:美国和中国的文化在家庭和道德观念上有极大的不同,美国人从小就讲求独立自立,子女和父母不同住,经济上也各自独立,老人们自己也非常独立,事事靠自己,完全不把独自生活当作什么孤独、可怜。
美国老人65岁以上、做满40个季点就可以享受退休金,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可以拿到400至800多元的社会安全生活补助金
(各州不同)。享受不到医疗保险的低收入老人,可享受联邦和州的免费医疗照顾。全社会各服务业均对老人另眼相待。在某种程度上,美国老人晚年的安适、无忧无虑是世界任何国家不能相比的......
两个黑佣在切磋啥子尼(⊙o⊙)??
美国的保姆估计不会给孩子吃睡觉药吧?
这一对双非常可爱,一个人照看两个孩子太能干了!

这也是一景

吃过午饭天气放晴了,我们来到誉满全球的联合国总部大厦。

秋儿进去参观后拍摄的
我懒得排队,站在外边望天----蓝天绿树白云。。。
我发现这里但凡是重要的机构前都会有警察守着
在纽约灰色摩天大楼林立的五十街口与第五大道上,矗立着这一栋纯白大理石所雕塑出的全美国最大,最华丽的,可容纳
2500人的天主教教堂,这就是圣帕特里克教堂。

导游给我们1个多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和秋儿一起参观了两个教堂。
特别喜欢看这光线透过的彩绘玻璃,太精致了!大概每一扇窗户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吧。

我不是天主教信徒,对教堂也是一无所知。但我特别想去感受,感受教堂里的一种庄严和神圣。

我去过欧洲的几个教堂,我觉得每一座教堂都是无比神奇的建筑奇迹。

此时我想起了在天国的外婆,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

我点染了一支祝祷的蜡烛,心里默默地为我的亲人们祈福。
祈祷祝福完了,心里感到非常的慰藉,这时候我更加理解外婆为什么对待死亡都那么从容乐观了。
其实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我觉得真的很好,没有喧嚣,没有繁华,有的只是两个人相互的誓言。

坐在这里好好找找感觉:)静一会儿是一会儿:)
从寂静的教堂又回到了嘈杂的第五大道,看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匆忙的奔走,想想自己不再为生存而辛苦奔波,内心突然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
都说纽约第五大道是女人购物的天堂,购物不是我来这里的主要目的,但西洋景还是要看的。
晚餐后我们返回酒店,因为团里去看夜景的人太少,所以夜游没有成行,李导情绪显然不高,在回来的车上话少了很多,没有挣到这35个人,每个人90美元,合人民币20000多元的生意,对他来说能不遗憾吗?差在哪呢?
跟团游的最大好处就是一次选择,全程省心,而且时间安排的紧凑;最大的坏处也是一次选择不能随心而欲,尽管还有一些自费项目可以自己选择,但李导规定必须是大多数人同意才能成行。实话说,我宁愿没这些选择,一次性的收费更省心。总之有了随遇而安的心态就不想那么多了,开开心心跟团走便罢。
搜一个视频作为自费项目的补充吧,也给俺这苍白的博文增加上一点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