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恩医孟广信先生

(2009-05-09 19:25:48)
标签:

gmp认证

卫生员

高新技术开发区

孟广信

健康

分类: 医学知识

     2006年初孟广信、孟波大夫治好了我的腰椎病。2006年10月7日,我为孟广信、孟波大夫送上了一幅锦旗,锦旗上写:
“治骨圣手,恩泽万方”。词是我自己出的,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我的恩医孟广信先生

 以下是有关孟大夫的报道:

孟广信:从坐冷板凳到拯救企业的大兵

 

军医孟广信转业到济南,报到当天就坐了冷板凳。

  那是1996年8月的一天,揣着军功章,抱着在地方再干一番事业的热情,孟广信走进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

  “给我和家属安排什么工作?”

  “没地方安排,位子满满的。”政工处长说:“但你必须每天来上班,地点是公司政工处接待点。”

  正团职的孟广信心凉了半截。但经过短暂困惑,孟广信还是上班了。

  在政工处接待点,他的办公桌就是茶几,座位就是连椅。孟广信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为每位来办公的人员提供服务。

  从部队到地方,孟广信笔挺的腰杆依然显示出军人特有的气质

  十多年过去了,孟广信笔挺的腰杆依然显示出军人特有的气质。他说:“是军人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让我坚持了下来。”

  部队是孟广信一直感念的大舞台、大学校。从戎多年,他一直是所在师团的先进典型,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北京军区评为先进工作者。

  当战士期间,他是卫生员,但战友们习惯叫他“连队的六大员”,也就是卫生员、饲养员、炊事员、理发员、通讯员、缝补员,当然除卫生员属于专职外其他都是兼职。

  凭着过硬的业务知识和全优的文化考试成绩,孟广信考取了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战友们称赞他运气好,他却说:“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就像刚参军时一样勤恳工作,孟广信干了3个月接待内勤后,终于被安排到建设总公司卫生室。

  孟广信在部队期间历任助理军医、军医、卫生所长、卫生队长、医院院长(技术8级)等职。

  单位卫生室属公费医疗,孟广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提出凡是能治的我们自己治,一年下来,仅医药费一项就为单位节省10余万元。

  1998年10月,因工作需要,孟广信被调到建设总公司下属企业——济南高华制药厂。 

  从医院到药厂,孟广信开始了从为病人治病到拯救企业的又一次变迁

  高华制药厂始建于1989年,虽有两个原料文号,但从未生产出产品。另有两个片剂产品,由于技术不过关,生产出的产品无销路。全厂20多个职工,靠向总公司借款发放工资。

  按国家规定,2004年12月31日前未取得GMP认证资格的药厂,即可取消生产经营资格。“我是一名军转干部,不能眼看着一个企业倒闭。”孟广信取得上级领导支持后,成为这家企业的领头人。

  清垃圾、整厂房、建制度、抓经营、跑销售。孟广信奔走在厂内厂外。通过不懈努力,他不仅得到了用货单位的支持,更赢得了国内客户的信赖,订货单及货款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汇到济南高华制药厂。

  以前这家企业年产值不足15万元。孟广信用一年的时间把产值提高到170万元。之后,是400万元,700万元,到2002年达到了1200万元。

  孟广信成立了GMP认证小组,组织人员编写管理软件,经过两年的努力,一整套上千万字的管理软件编写出来了。

  2002年12月26日,孟广信带领全厂职工冒着零下15摄氏度的严寒,穿着整齐的工作服列队站在厂门口,迎接检查认证的领导到来。

  经过两天紧张的严格审查验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验收团领导对孟广信说:“我们看得出软件全是你们自己编写的,是真实的,你们也是按文件去做的,一个企业只要有好的管理和领导,硬件差点也能发展,若只有硬件,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企业不可能继续发展。此次认证已达标。”

  在孟广信的带领下,在全厂职工的努力下,高华制药厂一举通过了国家对药厂的GMP认证。这个濒临倒闭的制药厂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了龙头企业。

  就在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孟广信又接到了调离制药厂的通知

  2003年3月,孟广信把全部的工作交接好、财务审计完,重新回到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卫生室,继续从事临床医疗服务工作。

  但此时,高新开发建设总公司进行了企业改制。孟广信所在的卫生室被推向了社会,他这名国家干部也一下子被推向了市场。

  2004年1月,孟广信和他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总医院开始了市场搏击。孟广信提出了“创新、求精、诚信、奉献”的八字方针。

  当军医期间,孟广信潜心钻研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是中华骨科学会会员。他撰写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一文,被收入《中华医学理论与临床》一书。《救心治疗》还被河北省评定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是军人出身,不论到什么时候决不能丢军人的脸。”孟广信丝毫不减当年的斗志,他发挥自己的骨科专长,很快打开了局面。

  建总医院成立4年来,从住院登记簿看,已有近4000名类风湿、脊椎病、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这里康复出院。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患者看得起病,住得起院,他在医院分层次开设了高、中、低档近百张病床,低档病房床位费每天只收5元,并在每个房间设一个免费陪护床。

  对一些生活困难的患者,孟广信会减免他们的手术治疗费。很多患者给医院留言说,这是一家惠民医院、老百姓的医院、实实在在治病的医院。

  历经生活变迁、企业改制,孟广信从未气馁。他说:“事业只要用心做,只要有奉献精神都能成功!”

  2008年初,孟广信被评为全国优秀军转干部。 《中国青年报》吴鹏 本报记者 郑燕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