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难忘的壮寨风情
美丽的桂林山水是勤劳善良的壮族人民的家乡。
有人说到桂林不去壮寨就等于没有到过桂林。和其他民族一样,壮族人有自己特有的风俗。就拿婚娶来说吧,男女从相恋到结婚,都有别于其它民族。
在壮乡,姑娘如果看上了一个小伙子,就会去踩那个小伙子的脚。如果那个小伙子还无动于衷,姑娘就会大胆地上来揪小伙子的耳朵。无论踩脚还是揪耳朵,都是表示对那个小伙子的爱慕。这时,小伙子若是也有意那个姑娘,也要去踩那姑娘的脚,以表示对她的爱慕。相互踩了脚的姑娘和小伙子就会成为相亲相爱的恋人。
这是壮族人世代相袭的风俗,尽管星移斗转、社会变迁,其风俗习惯并未有多大改变。
美丽的山水和近乎封闭的民族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据说,十几年前,有一个香港游客来到壮乡游览观光,被一个壮族姑娘相中。那姑娘就趁其不注意踩了那个香港游客的脚。那游客被踩后心想:这个姑娘怎么这样顽皮,好端端地为什么踩我的脚?那好吧,你踩我的脚,我也踩你的脚。这一踩可不得了,那姑娘和其家人就硬是把他留下做新郎。这游客在香港有家有业,怎么会留下呢?但不留下,那姑娘所在的整个村寨都不准许他走。最后,经桂林市政府出面百般调停,那香港游客才得以解脱。
在石油六公司华油度假村 杨友珍小姐的安排下,我们一行40人的职工旅游团到达桂林市的第二天,就领略了迷人的壮寨风情。
几年前,桂林市政府在叠彩山对面的漓江畔建起了桂林漓江民族风情园。在风情园内有斗鸡、斗马、跑狗、上刀山等节目。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壮寨风情。
写有“壮寨风情”四个大字的壮家竹木阁楼,建在风情园的南面。
在寨门口,分两行站着约二十几位身着壮族服装的壮家少女。我们一行刚走进寨门,那些少女们便鼓掌踏歌表示欢迎。待向寨门里面走时,姑娘们便踩我们的脚、揪我们的耳朵,那意思是向我们表示爱慕。
走上阁楼,姑娘们就给我们中的十几位男士都挂上了五彩八瓣绣球;然后,又一一给我们穿上红色绣衣。这时,我们便个个都成了壮家“新郎”。那些给我们挂绣球的姑娘们就成了我们的临时“新娘”。
我们在“新娘”的带领下进入阁楼坐定后,便按照壮家人的风俗举行“结婚仪式”。其形式有走独木桥、喝交杯酒、抱起新娘摸彩球、亲新郎、背新娘等。最精彩的还是新郎与新娘对山歌。男女对歌是壮族人的传统风俗,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就是壮族姑娘。
美丽的壮族姑娘个个都是“刘三姐”。她们唱起歌来婉啭悠扬,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哎——哥哥你从哪里来,哥哥你到哪里去,妹妹见你好健壮,愿随哥哥回家转——”
这时的“哥哥”也会马上回应:
“哎——壮家姑娘好大方,哥哥见你好喜欢,有心背你回家转,可惜家中有婆娘——”
若是爱唱的“新娘”遇上一个爱唱而且会唱的“新郎”,那就会唱个不停。其对歌内容也五花八门。
不过,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新郎”都是没有经过这方面训练的。“新娘”一曲唱罢,由于口音上的障碍,我们几位“新郎”竟躲在自己的“新娘”背后先要捉摸其内容含义,之后再捉摸怎样应对。这时不知是因为天热还是着急,脸上的汗珠子噼里啪啦地淌下来。有的“新郎”竟躲在自己“新娘”背后,不断地扯她的衣角,一句一句地叮嘱“新娘”:“咱们不唱了,我不会唱歌!”——他是怕对不出山歌而让壮家姑娘笑话。
男女对歌互相倾心,于是便手拉手进入“洞房”……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远方的客人们了解壮家风情。“新郎”和“新娘”都是临时搭配的,游戏结束后便各奔东西。不过据说有的“新郎”竟动了真情,回去后屡次寄钱物给自己的那个“新娘”。但他不知自己“新娘”的姓名,只把钱物及与“新娘”的合影照片寄给民族风情园,并说让风情园的负责人把钱物转交给与其合影的那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