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基本的常识行不行?

标签:
教育 |
分类: 杂谈 |
昨天在某群里看到有人转发一篇文章,说东南亚某小国总理说中美之间的竞争,如果中国不能克服官僚主义的问题,那根本没有胜出的希望。不客气地讲,如今正规媒体报道的东西反转并不少见,而自媒体瞎扯更无节操可言。所以这个讲话完全有可能是瞎编,就算不是瞎编,这句话也就是三级公知的水平。
不过既然这句话提到了官僚主义这个词,特意查了查它的定义:官僚主义(bureaucracy),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欺软怕硬、做官当老爷、官官相护、贪污腐败的领导作风。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官僚主义未必就是一些官员的行径,一些私企中亿万富翁或其轻信官僚起来那是令人拍案惊奇的。
从上面的定义来看,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是脱离实际,不接地气,不了解社会基础的客观情况。对于普通的中国居民,当然没有犯官僚主义的条件,但脱离社会实际,对社会的基础情况、基本规律缺乏了解,就实在不可原谅了。因为常识的缺乏,说白了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无知,会导致人生的规划上出现重大的偏差或失误。而普通人哪有那么多试错的资本?可以看看以下微博总结的第三点:
本文说说我知道的五起显著缺乏社会常识的案例。
二是几个月前看到北京某本地女生找了个中部省份农村考到北京的男友。从女生的父母到其同学亲友无一看好他们的恋情。男生带女友到老家村里住了一天就受不了提前回京了。介绍此事的网文流传还挺广。该文令我最惊奇的不是这个男生曾在某重要的考试中犯了重大的错误(未及时报名或是考试时未填准考证号之类的失误导致错过这次考试),而是他的规划是毕业后两年内要游遍全国30个省。实现的前提是什么我怀疑这男生根本没想过,那就是有钱有闲。他中部省份农村出身,毕业后又是收入较低的时候,哪来的钱实现?他和女友之间的小鸿沟是什么?当然是财富之差,而旅游是加大这种差距的重要措施之一。不要小看时间,我10多年前在某金融企业工作时,有一部门总快要离职了于是请了年休假,以他的工龄可以请10多天的带薪假。他感叹自己工作十多年了,第一次请年休假。年轻人刚毕业,就为了旅游不断地请假,还想不想混了?对于有钱有闲的人,不要说全国游,就是南极北极珠穆郎玛峰游,都是可行的,但对于这样的男生,那叫游戏人生。
三是某华北高考名校的高考状元,在高考结束之后还是什么时间,有人建议他正好有时间可以去考个驾照,他的回答居然是考这东西干什么?自己毕业后国家会给自己配个司机。要说高考状元,肯定不是智商低下之辈,但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可见对社会某些现实的了解匮乏到了什么地步。
四是有一次我问我家那厮,美国的哈佛大学毕业平均年薪能有多少,她张口就说100万美元。实际网上查的结果,有说是6.8万美元的,有说是9万美元的,不管哪个答案,离100万美元差了很多。不管是美国的藤校,还是中国的清北,在不少家长心中,那就是宗教信仰一般的存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让子女搏一搏,至于搏进去以后,有什么收获,我感觉极多父母其实是无知的。这些名校的学位证确实是一张极好的敲门砖,但这不是一张升仙符。《21世纪的资本论》一书中明确总结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资本的回报明显高于劳动力的回报。所以靠学历赚钱是比较有限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60后70后和80后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薪资增长之路会在子女身上复制。另外文科类的专业,还有一些理工类的天坑专业,哪怕毕业于名校,钱途也并不光明。最后学历不代表基本的处于情商。学生时代十年如一日埋头学习,很可能埋下职场失意的祸根。不擅长和同事打交通,不敢和领导交流,怕被客户拒绝,脸皮薄,很快就在职场上落后了,并且极大概率以后就不会有起色了。
五是对国际教育的执念。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看两个微博;

总之,普通人手中的资源是极为有限的,要全面地了解社会常识,把资源尽可能投入到回报比较高的地方,而不是像富二代或是衙内一样瞎折腾。了解社会常识,也能轻易回避人生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