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仓爱尔眼科
(2020-12-24 22:02:37)
标签:
爱尔眼科股票 |
分类: 房产、股票、基金投资 |
当初为什么买爱尔这个股票呢?其实就是用1%的仓位买了一批创新高的股票,因为只要坚持买创新高的股票,就会把所有的大牛股一网打尽。虽然不可避免有些股票会突破失败,但任何一只股票顶多跌100%,而向上的空间不知有多少个100%。逻辑上可行,原理上说得透的方法,很多人靠这个赚了大钱,但就怕部分股票投资或投机失败后,放弃这个方法。打仗要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做生意要节省成本、注意品牌和渠道建设……世界上各个领域成功的秘诀并不需要梦中的白胡子老头才能透露给自己。深刻理解一种方法,坚持执行下去,加上一点本金,股市中就能不断赚钱。这个方法我目前也没有很好地掌握,最大的问题是不舍得止损,于是不少股票越亏越多,跌一半后割了了事。好在我知道自己这个缺点,所以每只买1%的仓位,亏光也睡得着。长春生物就是这个方法选出来的,一度浮盈两三成,结果出事后亏80%。
股市中难得有新鲜事。最近几年美国股市,中国股市,都出现了资金往少数龙头股集中,导致这些股票越涨越贵,而多数股票(哪怕是明显的低估,比如中国和美国的银行股)却长期跑输股指的现象。这种事在美国最近几十年至少有过2次。一次是1970年代的漂亮50行情。另一次是1999年前后的科技网络股行情。当时的老虎基金管理人,被迫在价值股半死不活很久,投资人不断赎回,而网络股鸡犬升天后,将基金清盘。而巴菲特也面临伯克希尔股票投资人准备在股东大会上向他扔西红柿的威胁。好在老马是自己的老板,不怎么在意投资人怎么看。后来2000年,网络股和价值股的行情就逆转了。
我觉得不需要太长时间,中国的消费股也会被认为是一个笑话,自然最初要清仓爱尔眼科,茅台也已抛售了一部分。
消费股比金融股、周期股业绩更稳定,品牌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不少消费行业相对于赚钱和出口似乎增速更高一点,这当然可以令消费股估值较高一点。最近几年外资大量入市,而外资的偏见就是消费股赚的1元,可以当1.5元甚至2元花。但不论如何,目前很多消费股一年20%甚至不到的业绩增长完全不能支撑目前的估值。大概率会发生资金的净流出。以下是部分消费股的估值情况:
|
市盈率(静态) |
市净率 |
2019年利润增速 |
海天味业 |
118 |
34 |
22% |
恒顺醋业 |
72 |
10 |
5% |
涪陵榨菜 |
53 |
10 |
-8% |
爱尔眼科 |
217 |
31 |
36% |
茅台 |
55 |
15 |
17% |
桃李面包 |
55 |
8 |
7% |
美亚光电 |
55 |
14 |
21% |
晨光文具 |
76 |
16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