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股市远望谷 |
分类: 房产、股票、基金投资 |
最近,远望谷董事长因涉嫌疑行贿罪接受强制措施(因受郑州省检查院运输分院的委托)。股价一个跌停后企稳。
如果这个董事长真的进和监狱,这个企业是不是会崩溃?这个价位是不是一个买进的理由?以下是我的一点分析:
1、远望谷与温州动车事故基本可以排除责任
跌停当天抛盘量从最初的1000多万股,增加到2400多万股,与媒体的猜测有一定的关系,媒体报道称“有媒体分析,徐玉锁的落马,与温州高铁事故中的信号灯故障有紧密联系。但这一说法尚未获官方证实。”
其实早在2011年11月,公司已就这种猜测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铁路业务为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货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及5T系统配套车号自动识别。该系统的作用是在货物列车行驶过程中识别、读取车辆编号等信息,并将其传送至相关系统。公司目前的铁路市场业务主要面向货车车辆识别与跟踪,面向客车的产品尚未在动车、高铁等领域应用。”
2011年12月29日,国务院调查组已有定论:温州动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信号故障,相关责任单位是通号集团,其负责人发急病已去世。
如果确与温州动车事故有关,则按管辖原则,应由事发地的检察院负责侦察,而不是河南检察院。
2、远望谷经营未必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国内上市公司董事长因犯罪而被抓并最后入狱的并不多,其中国有企业的高管因并非实际控制人,影响比较小。伊利股份、南宁百货、广州药业的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入狱,对经营和公司股价都未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民营企业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入狱,相关公司在港股和A股市场的影响差别较大,在不同的市况下,表现也大不相同。
2008年11月17日(周一),黄光裕被有关部门带走接受调查,随后三个交易日,国美股价分别下跌9.7%、6.6%、6.2%。从11月22日开始,国美开始停牌,直到2009年的6月23日(当天股价上涨73%)。
黄光裕虽然被判刑14年。即使有陈晓联合贝恩资本与黄展开股权争夺战,但公司经营并未受影响,加上家电补贴导致行业经营大幅改善,国美股价从复牌后首日收盘价1.87港元,上涨至2011年8月的3.8港元。但由于家电行业景气度急剧下滑,2012年业绩转亏,又跌至目前的0.82港元。
周正毅
上海前“首富”周正毅,2003年9月被逮捕,其控股的亚太资源(原名“上海商贸”)在2002年8月至2003年3月,股价稳定在0.4港元附近。在当年5月停牌前,跌至0.26%,跌幅约35%。2006年复牌当天,下跌44%,并阴跌至0.10元/股后见底大幅反弹。
2003年9月,私人公司PROFIT HARBOUR INVESTMENTS LIMITED发布公告称,已与商贸控股控股股东ANGELFIELD LIMITED(周正毅全资拥有)签署协议,收购方(PROFITHARBOUR)以每股0.0441港元,共计115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其所持全部2.61亿股股份,并委托新鸿基国际有限公司向商贸控股其余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建议。收购价格比商贸控股5月末停牌时每股0.26港元的市价折让了约83%。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收购方同时向商贸控股其余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建议,每股收购价为0.441港元。
同样为周正毅控制的上海地产控股,于2003年停牌。2005年10月,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从香港交易所退市。上海地产退市前将大部分资产进行清算,以解决因其倒闭而起的纠纷。至当年9月末已向股东支付了11.2亿港元现金,这占了公司资产的很大一部分。
黄光裕和周正毅的企业在香港上市。香港的市场环境是没有跌停板制度,并且市场对利空的反应比A股要大得多,但又有长期停牌的制度。对远望谷的借鉴意义不强。不过从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与业绩相关性更强。
A股民营企业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入狱)的案例很少,目前知道的只有绿大地。2010年9月,证监会将绿大地案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公安部。一年后云南昆明官渡区法院对绿大地欺诈发行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绿大地罚金400万元;以同罪名判处何学葵(公司董事长)、蒋凯西(公司财务总监)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绿大地的业绩泡沫破灭后,股价从2010年11月的44元,跌至目前的11元。
在改革初期或中期,公司控制人失去人身自由,其经营的企业往往快速崩溃,股权或资产被快速处理,如天津的禹作敏,沈阳的姜伟,上海的周正毅,沈阳的杨斌,四川的牟其中。但目前失去人身自由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经营受的影响不大。如国美的黄光裕,和物美的张文中(2008年被判18年徒刑)。
远望谷董事长行贿案是否定罪,无法预料。不过即使远望谷为了铁道部的订单而行贿,其情节与山西商人丁书苗案也有较大的差异。远望谷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有实力通过正常的招标拿下订单。其在铁路领域处于寡头垄断的地位。而后者是通过不正当的“大运作”,获得不运作就无法获得的利益。如果仅判处缓刑,则实际董事长不会失去人身自由,对经营业绩更小。
预计远望谷未来的订单和毛利率都会受影响,但如果股价出现30%以上的跌幅,就过度反应了事件的影响。
为什么重庆啤酒会暴跌?但伊利股份在奶粉汞超标事件后,只有一个跌停?因为重庆啤酒的利基崩溃了,而伊利的优势没有消失。远望谷的RFID的100多项专利是不是因为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就失效了?
个人看来,如果远望谷股价下跌过多,则是不错的买入机会。目前的价位,安全边际不太大,但不应该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