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地产巴菲特投资楼市房价财经 |
北京时间 2月27日,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年度公开信又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里说说对老巴的一些看法。老巴的伯克希尔公司其实就是一只封闭式基金,和中国及美国市场多数封闭基金折价不同的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一般明显高于其每股净值。根本原因是对巴菲特的迷信。其实巴菲特老了,而且伯克希尔公司已经很大了,这就决定了它只能越来越平庸。去年它的净值好象就跑输了标普500指数。
不久前,在《证券市场周刊》这个杂志上,看到有个印度籍的企业家,在美国一开始搞企业,后来灵魂附体,突然想搞股票投资。一开始看了巴菲特的一些介绍,感觉有意思,于是上门想给老巴当助手,而且是免费干。这和老巴年轻时想为雷格厄姆效力是一样的。不过老巴拒绝了。但这个人不灰心,干脆自己成立了一个私募基金。大概10年的时间,每年的复合回报在20%以上,成绩比巴菲特还要好。
一开始我也有些盲目地相信老巴,不过现在,已经对这种迷信比较反感了。但全球对老巴的迷信长盛不衰。有人仅仅为了得到伯克希尔的年报而买它的股票。它的股票分为A股和B股,A股好象一股最高的时候市价在10万美元以上。于是有人称,伯克希尔的年报是世界上订费最贵的杂志。
本年老巴的公开信中巴菲特提到,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会从明年开始复苏,这将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希望美国人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公司将把33%的资金投资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总规模可能高达80亿美元。这相当于老巴2008年末时,入股高盛的资金的160%。
其实由于老巴难得失手的投资记录来说,老巴的判断已经足于做为出手投资的充足理由了。由于我目前从事的工作每天都要阅读成百上千条新闻或是一些报道、分析文章,因此恰好我这里还有三个足以证明美国楼市见底的指标。美国楼市和股市上一轮的大行情,都起始于2003年,当时小布什时期的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已到了尾声,利率降至1%的最低点。而目前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都回落到楼市泡沫膨胀起点前的水平:
一是Moody''s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美国47个房地产市场的房价收入比已恢复或低于1989-2003年的平均水平。
二是美国人口普查局去年11月的报告称,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的住房自有率为66.9%,与第二季度持平,并创下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三是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1月份成屋成屋价格中值跌至2002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5.88万美元。
再加上美国目前的超低利率,基本可以认为美国自2003年以来因低利率和次级贷款推动的房地产泡沫已被挤干。
今天还看到一种说法,恐怕比较有代表性:美国“两房”的问题没有解决,楼市就没有见底,巴菲特就是说说而已。
正好,在我今天看的成百上千个信息中,有中投的副总经理汪建熙在谈中国投资的“两房”债券中提到的一个信息。就是美国政府以年利率8%左右的价格,以优先股的形式入股“两房”。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的财务成本。这恐怕可以解释两房最近爆出的30多亿美元的经营亏损。另外如果搞清楚两房债券到底是什么东西,就不难解除这个疑惑。
既然美国楼市已见底了,中国的投资市场上,哪些品种可以下注,还望读者与我一起思考。
郎咸平堕落到靠忽悠危机来混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