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股票人黄祖斌
股票人黄祖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778
  • 关注人气:11,0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北相对房价只有北京上海的一半

(2011-01-09 08:26:14)
标签:

房地产

房价

房价收入比

房产

分类: 房地产评论

中国人不光在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喜欢买房,在中国的农村喜欢盖房,而且在海外的华人也喜欢买房。在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也非常偏爱房产。

我有个亲戚,在1985年前后吧,做生意赚了几千钱钱。现在看来,做生意赚了几千元钱是不好意思提的,甚至还不如说自己亏损了光彩,不过那个时候可不是小钱。于是在农村盖了他家附近第一座楼房,自然是很有面子的事。不过盖了房,钱花个精光,而且欠了一点点债。从此以后,因为做生意没有了本钱,挺长一段时间事业上陷入停滞。那个年代,资金是非常紧缺的,和现在的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是一样的。但我这位亲戚仍在房产的偏爱之下,盖了房子。

 

以前在我博客里提到过,中国人对房产的偏爱的传统形成的原因: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最繁荣的地方,就是陕西以东,长城以南,湖面、江西等地往北,和东部海岸线以西的地区。这里有大面积的平原,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耕地,在农业社会,非常适合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所以中原地区的汉族政权,根本没有必要去长城以北去抢劫少数民族的马匹或是美女,而是反过来北部、西部的游牧民族要到中原来抢财物。于是土地就是最有价值的财产,土地上种的粮食作物是可再生的资源,定居就是利益最大化的生活方式,定居就要盖房。

虽然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了,但这种传统不是那么容易就消失的。否则为什么中国人还是不怎么喜欢啤酒和红酒,而是白酒?当然,白酒的市场份额小多了,不过白酒作为一种伤身的饮料,如果理性的生活方式下,应该基本消失才是。另外,中国的户籍制度同样让封建社会中对房产的偏爱以另一种新形势下的利益结合起来。

 

台湾的房价一直不太清楚,曾有有位网友给我一个链接,讲水扁以黑钱买房的事,算算那套房,比起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并不算什么。最近的一篇报道,让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下台湾的房价。

上个月,台湾的《经济日报》报道:台北市房价走跌无望,第四季或有续涨可能。台湾内政部营建署公布第三季住宅需求动向调查,台北市平均房价上升至每坪( 3.3057平方米41.9万元新台币(下同),较上半年均价增3.6万元,同比涨幅是9.3%,是自2002年第二季调查以来新高纪录。

 

由于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汇率约为4.51,算下来台北的房价就是2.82万元人民币/平方米。这显然已经和中国的一线城市差不多了。

台湾的营建署统计显示,台北市房价持续走高,代表购屋痛苦指数的房价所得比突破11.1倍,贷款负担率43.8%,显示要11年不吃不喝才能入住,台北市购屋痛苦指数的数字也是历年来最高。全台第三季房价所得比在大台北地区数据拉高下,一口气来到八倍,同样是历史新高纪录。平均购屋总价部份,全台第三季购屋总价为719万元(约160万元人民币/套),单价则为每坪21万元(约为1.4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台北市平均购屋总价为1135万元(约252万元人民币/套),相对全台高出36.35%

 

台湾地区的购屋痛苦指数,是以该区预售屋与新成屋的平均房价,乘以该区30坪房屋总价后,除以台湾主计处每年调查的双薪夫妻的年所得而得出的数值,数值越高,显示购屋负担愈沉重。这样,台北一套约100平方米的住宅,平均价格就是252万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对均有工作的夫妇11年的总收入。也就是说,台北每年的平均工资约11万元人民币。

 

虽然台湾地区的所谓购屋痛苦指数创了历史新高,但相对于内地一线城市,台北的居民仍是幸福的。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已超过30倍,上海和杭州也已接近20倍,高于台北市一两倍。20104月,北京最新的月供收入比已达到141%、上海为132%,大概是台北市43.8%的三倍左右。

 

郎咸平堕落到靠忽悠危机来混饭吃了      北京与上海的50个不同(一) 

   郎咸平本质上是个财经演员            养老保险靠得住吗?》 

   黄祖斌:不买基金就是和钱过不去        中国以房养老的三大障碍  

跑赢恒生指数44个百分点              全球股市或将有中级上涨行情 不理解保险公司入驻高价办公楼

    2319点很可能是另一个历史大底          不要相信房产增值450倍的鬼话    

   中国人的劣根性是个伪命题          病危、人参、大萧条、流动性

中国12年住宅价格大牛市已结束          不宜简单指责80后养不起父母

北京25倍房价收入比不可持续     迪拜将是另一个泡沫笑柄 房产税不是楼市中的原子弹                 货币天然就是贬值的                     巴菲特揭发的美国慈善丑

 世界投资大师之投资精髓             炒股亏损惨痛回忆与总结

艺术品投资的主要风险                 关羽、赵云与股票投资

黄祖斌:9年A股投资心得                  两个历史名人的成功投资范

从贝克汉姆热看大众炒股亏损之必然      股市投资的20个误区(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