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股票人黄祖斌
股票人黄祖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711
  • 关注人气:11,0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行卖血可一劳永逸解决缺血问题

(2010-11-03 09:34:19)
标签:

卖血

献血

杂谈

分类: 杂谈

这两天,有新闻报道全国各城市的血库普遍缺血,很多病人的手术被一拖再拖,甚至如果病人能动员亲友来献血,就可以早些手术。

如果说一两个城市是这种状况,那么或许说明这个城市的人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原中行和建行的行长被捕前就被新闻这样形容),那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就说明中国的献血和用血制度有问题。这至少是我第二次听到有这种新闻。每次这样一报道,于是解放军官兵、学生、农民工会集中献血,解决一时之需。

中国血库缺血,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用血的群体基本不献血。比如北京,有北京户口的人,大概只有20%献血,主要靠外地人,特别是高校的集中献血。我还曾在1998年的时候,陪同我们班共20个傻呼呼的学生每人被抽了200毫升血。就人就质疑那些靠国家财政养着的,不用交养老保险也能有退休金的公务员,还有医生,献血率非常低。

2、人们对献出的血的去向和价格不清楚,对这个社会也缺乏基本的信任。一般人如果做手术输血,肯定是要掏钱的,价格是多少?这些钱归谁?有兴趣的人,可以百度一下血库工作人员的年薪的一些报道,用血浇花的报道。另外这里透露一个信息,就是一家叫天坛生物的上市公司,2010年中期业绩显示,它生产的血液制品的营业收入是2.6亿元,利润是1.44亿元,毛利率是55.30%,占主营业务收入45.84%。如果这些事情完全透明了,同时给献血人予足够的尊重,我想中国血库中的血就根本用不完了。据说日本,献血人会得到免费的体检,中国的献血人有什么待遇?

 

在目前的国情下,要解决血荒,就应该揭去一层虚伪的面纱,推行卖血制度。这样一些低收入就多了一个收入的来源,血液也会充足。

当然,卖血是见不得人的事,是很没有尊严的,所以真正有些收入的人,是不可能干这种事的。但对于农民来说就不是这样。另外对于一些高校中的贫困生,如果有这个制度,我想能解决不少人的经济窘境。没有钱的人,或者说非常缺钱的人很少有尊严的。不久前还看到报道,陕西有个14岁的女学生死了,什么原因?营养不良。这个孩子的爸爸死了老婆,又下岗,靠捡垃圾,卖废品为生,月收入只有300元。每天只能吃面条,几乎没有任何菜,当然营养不良了。

卖血制度,可能有人担心一些吸毒的人去卖血,把爱滋病毒传染给别人怎么办。以前在河南等地确实有这种现象,卖血让很多村成了爱滋村。但这是在没有验血设备和手续的情况下,由血霸进行的操作的结果。在正规的血库,正常验血,是完全可以杜绝这种情况的。

这里想起一个事,以前在江苏中行工作的时候,单位组织献血,有很多人,包括其他单位的人在医院的血库中等待,工作人员说,上一年献过血的人就不用验血了。这话大有问题,上一年血没有问题的人,如果这一年中得了肝炎或是一些性病,再献血的话,就会传染给别人。

献血的收入让一些低收入者反复多次献血怎么办?这样一方面对献血人身体不好,也不能保证血液的质量,只要建立数据库并联网,进行实名登记就行,比如两次献血要至少间隔3个月。

 

很多在虚伪的环境里呆久了的人,会强烈反对卖血制度。虽然现在的献血广泛存在用血进行利益交换的事。我上学的时候,献血分无偿献血和义务献血,前者可以得到90元,后者是390元。有一个学生干部选择了后者,于是本来铁定入党的,就没有成,直到第二次。很多单位,组织员工献血,在血库是没有报酬的,但单位一般都有一些报酬。这和一些干部去支援西藏是一回事,都是有回报的。

现在在学校中集中让学生献血就合理吗?我看很不要脸,多数学生是外地人,可多数血是本地人使用了,可能是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知自己的正当利益,好使唤吧。

 

跑赢恒生指数44个百分点   全球股市或将有中级上涨行情 不理解保险公司入驻高价办公楼

  2319点很可能是另一个历史大底

 

 中国以房养老的三大障碍    中国十年M2增450%不值得大惊小怪

  中国人的劣根性是个伪命题            病危、人参、大萧条、流动性

中国12年住宅价格大牛市已结束          不宜简单指责80后养不起父母

北京25倍房价收入比不可持续      迪拜将是另一个泡沫笑柄 房产税不是楼市中的原子弹

养老保险靠得住吗?》                 货币天然就是贬值的 

     不要相信房产增值450倍的鬼话

郎咸平本质上是个财经演员

巴菲特揭发的美国慈善丑闻

北京与上海的50个不同(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