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跌是买进优质股良机

(2008-03-13 10:03:35)
标签:

股票

巴菲特

投资

股市

分类: 港股投资
 

去年11月初以来,港股因美国次级贷危机再次爆发及国内股市见顶双重影响,出现较大下跌。不过对于长期的价值投资者,却是趁机买进优质股的良机。

 

市场上的投资者往往会对利空反应过度,在利空因素出现时,加入抛售,使得股市或个股下跌过度。因此较大幅度的下跌,不管是个股还是大盘,都被一些投资大师视为入市良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将大跌视为最佳的买入时机:“第二个可能发现特别便宜的股票的特殊时期,是在股市崩盘、大跌、激烈振荡、像自由落体一样直线下跌的时候……此时如果你能鼓足勇气保持理智,你将会抓住你做梦都想不到竟然会出现的投资良机。”巴菲特说:“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市场下跌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市场贪婪的时候应当恐惧,市场恐惧的时候应当贪婪。”“当一些大企业暂时出现危机或股市下跌,出现有利可图的交易价格时,应毫不犹豫买进它们的股票。”

 

股价短期取决于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长期却一定取决于企业的业绩。股市大跌时,投资者应避免市场恐慌情绪的干扰,认真分析公司基本面,只要公司基本面仍看好,就可以趁机低价买进,获取超额收益是可以预期的。

 

1991年,因美国房地产不景气,富国银行提取了巨额准备金,导致该银行1991年每股收益仅4美分。市场对此反应过度,富国银行股价从86美元跌到41.3美元。巴菲特趁机以57.8美元的均价买进富国银行10%的股份。7年后,该股涨到270美元/股。这笔投资取得了24.6%的税前复利回报率。巴菲特同样趁美国运通公司因丑闻导致股市大跌时重仓买进。2003年香港发生非典疫情,股市下跌时,巴菲特趁机以1.65港元/股的均价买进中石油23.38亿股。世界第二首富,墨西哥人斯利姆更是具有危机中逢低买进的家庭传统。在1910 年墨西哥革命发生人们纷纷逃离墨西哥城时,其父却趁机收购价格暴跌的房产,攫取了第一桶金。1982年,全世界的石油危机波及墨西哥经济,墨西哥国内产业接近崩溃边缘。斯利姆趁机大肆收购。当时很多公司出售的价格仅仅是实际价值的5%!卡洛斯用不多的资金一口气买下了十几家墨西哥的大公司。经济回暖后,他取得数以亿计的丰厚回报。仅当年以4400万美元买下的墨西哥保险公司SegurosDeMexico,目前价值25亿美元,增长了50多倍!他同样于1994年趁墨西哥金融危机股市暴跌时,大量买进股票。1997年,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投资9亿美元买进陷入困境的苹果公司5%的股份。随后苹果的股价9年间飙升近21倍,升至近64美元的水平。他同样曾在花旗和摩托罗拉隐入危机时大胆投资,取得了丰厚回报。这都是趁市场恐慌,大胆买进低价优质股取得超额利润的成功范例。

 

目前的港股同样是以较低价格买进优质公司股票的时机。如因次级贷危机,金融股下跌较多。其实招商银行(3968)早在20068月,次级贷危机爆发之前,就全部抛售了所有次级贷相关产品。显然招行大跌是被市场错杀。恒生银行(0011)未买过次级贷产品。汇丰虽然受较大影响,但汇丰长期取得优良业绩的基础变了吗?无非是短期的内绩不佳罢了。大量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根本和次级贷没有任何关系,只因部分国际资本撤离香港,和市场信心下降而下跌,显然是不可理的。(所提的三只股票仅为说明观点举的例子,并不构成买入建议)

 

总之,目前港股的大跌,正是逢低吸纳心仪的优质股的良机。

 

至于A股怎么样?当然,对于投资者中意的好股票,目前买进肯定比去年买进便宜。这要取决于投资者对个股的充分了解。对于地产股、证券股、中石油、保险股、市盈率超过100倍的一些中小板股票,恐怕并不值得买进。中石油、中国太保破发行价都有可能。

 

本文于2008312日的《证券时报》。

 

我是去年A股见顶前两个交易日抛光了基金和股票的:我抛光股票又抛光基金》

 

去年10月28日,我在博客中公布《股市必死,千万人陪葬》,当时股市是5589点。

 

去年8月30日,我公布《抱头鼠窜逃离A股》,当时是5167点。

 

去年年末,众多机构几乎一致看好08年股市,我则公布《08年中国股市不需要放卫星》

 

但凡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即使不能逃顶,也能减少仓位。现在跌破4000点,恐怕要高兴死了。遗憾的是,当时大多数人在骂我。现在好了,股市已经帮我打了这些人的屁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