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税总局宣布:自8月1日起,二手房买卖利润严格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更有消息说,今年可能出台大面积住房的保有税.
实际上,该税种并非新税种,在1993年公布并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就明确规定了财产转让(包括房产转让)就必须在扣除成本后,就净收益部分要缴纳20%的所得税。以前之所以不收,是为扶持房地产这个国家支柱产业的需求,当炒房人大赚特赚,高房价却搞得天怨人怒的时候,各种打压政策肯定是要出来的,炒房要大量的资金,做这种事情,不懂一点政治怎么行?要搞清楚中央政府还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于这一点判断,在4月26日晚上5点多,在我的博客中明确表示:打压房价的调控政策随时被迫出台。结果2天后就加息了,直到现在,又是国六条,又是限制外资买房,现在又是个人所得税横空出世)。
炒房和炒股票有所不同,但都是炒作,并不新增社会财富,其实有大量相通的地方(请以为股票老百姓可以不买,房子却是生活必需品的,所以两者不同的人,看一集《聪明的一休》动画片,听听那个主题曲,开动脑筋想一想)。股票也好,炒房也好,往往是一部分人(比如N人,其中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赚了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吸引了更多的人(MN,其中M是大于1的有理数)参加进来,买入,这部分买入的力量推动股票或是房价进一步上涨,于是当这些人赚到钱以后,因为抬高了价格,所以第一批人就赚到了更多的钱。第二批人的赚钱效应,也是一个榜样,于是PMN(其中P是大于1的有理数)的人参加起来。就象滚雪球越滚越大一样,参加炒作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商品价格涨跌的固有规律,使得上涨越来越难,于是最后一批参加进来的人,人数最多,买入价最高,就不能再抛出赚钱了,成了接最后一棒的人,前面所有炒作的人的利润,就在他们身上实现。炒作因为是不产生新财富的,而且还伴随着各种成本(比如税收),所以前面人赚的钱,差不多就是后来亏的人的钱。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炒房人可以尽享利润,扬眉吐气,就象抚远大将军韦小宝下令:“奶奶的,兵发鹿鼎山者也。”一样地意气风发。虽然当时有很多人痛恨炒房人,我也对他们没有好感,但是作为一个客观的人,我还是认为他们赚钱是自己冒风险,有胆量,有眼光,或者哪怕是瞎猫碰着死老鼠的结果,但并不违法,而且他们的收益应当得到保护,当时曾著有《客观看待温州炒房团》(可以网上搜索或我的博客中找到),主要观点就是炒房团的行为合法,有一定的贡献,却有巨大风险,并对温州人表达了一定的佩服之情。但是当房价不再上涨,并且开始下跌,则曲终人散后,亏损的人远远大于盈利的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想想为什么李嘉诚说:房子涨的时候未必会死人,房子跌的时候却一定会死人?
炒股永远只有少数人赚钱,炒房也是如此。
国家为了经济的稳定,为了房地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自从去年开始就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调控政策,稍微有些经济学常识,敏感的人,早就从炒房这个领域战略撤退了。但是一些受各种谎言蛊惑的人,一些糊涂的人,一些因炒房赚到钱,变得盲目自信,甚至以为一招鲜,吃遍天的人,或是心存侥幸的人,终于被逐渐出台的营业税、所得税套住了。其实这些税收也正是为了避免炒家的抛售而出台的。前几年,因为房价不断上涨,开发商信心十足,全力筹资投资,现在当年的投资正转化为不断扩大的上市量,而前两年的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投机的,并非自住。就是一部分供应量就是为这些炒房人准备的,现在所得税一出来,加上以前的营业税,投机需求会大量减少,房子会供大于求。当房价不再上涨,甚至下跌时,这些投机客必然抛售,加剧供大于求的局面,更进一步拖累了房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有一个投资买房比例的警戒线。必然有大量炒房人会舍不得营业税这样的小钱舍不得抛售,最后房价越跌越多,导致损失最大化。
现在房价下跌刚开始不久(上海),有些地方甚至还在上涨,所以炒家们难过的日子刚刚开始,但已经是很惨的了:
1、在上海康城,开发商最近推出降价达28%的房子,一些炒家被套,做长期投资的准备,目前,3房两厅的毛坏房,月租金只有1000元(房东还要承担200多元的物业管理费),虽然装修房租金高一些,可是装修的代价却是年租金的很多倍)。
2、在上海莘庄往西约4公里的地方,我一个同事找到一套200平方的别墅,毛坏房,据说该套房子是200万买的,月租金800元(承租人承担每月400元的物业管理费)就考虑出租。200万的年利息还要3.6万呢,出租却只有不到1万元的租金,不出租却要近5000元的物业管理费。
3、有个朋友,他的一个同事,各亲戚集资200万,在最高位的时候买入一套别墅,现在被套一年多了。
一些有钱的人,比如温州人,炒作房子,赚得起,亏得起。事实上,温州人炒房有其特别的原因:温州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当地政府无为而治的原则,尽量减少对民营经济的愚蠢干预。但是这样一来,无为而治也有负作用,就是该政府机关做的工作却不少没有做。所以有名的义乌小商品城并非建在温州,温州的基础设施也很一般,前两年政府也没有为缺电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因缺电的损失大于当年的非典。所以温州的发展面临瓶颈,实业经济发展困难,炒股有风险,就炒房吧。估计温州人会因为炒房亏损很多钱。但是温州人吃苦耐劳,团结,又有开拓精神,生意做到了全世界,他们的财富会越来越多,虽然炒房有亏损。最可怜的是一些没有什么钱,相当然地以为炒房可以赚钱的人(就象当年炒股票的下岗工人),和一些收入很少,又没有积蓄,不顾自己条件,盲目在房价很高时买入房子的人,因为他们亏损不起。
其实量入为出,量体裁衣,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原则,何必死要面子活受罪呢?想起一个笑话:古代有个秀才,家里原来是个小财主,后来败落了,穷得经常吃糠,可是这厮还是打肿面皮充胖子。一次碰上几个朋友,这些人在喝酒,就让他一起吃,他推辞说:“刚在家里吃了狗肉,吃不下。”既然吃不下,朋友就让他喝几杯酒。因为长时间喝不到酒了,就多喝了些,醉了,并且吐了一地。朋友一看他吐的东西,尽是糠,就问:“你不是说刚吃了狗肉吗?怎么都是糠?”这个秀才说:“大概这只狗是吃糠的吧?”
以前的炒房人,肯定是要亏损的,亏损多少的问题,并且大多数人是要亏损很多,因为心存侥幸,以为会很快上涨。没有动手的人,还是希望远离这个火坑。所谓隔行如隔山,不了解一个事情,就去做,是非常危险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