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忍不住对所有的少数人生态持赞美态度。
因为熵增不稀奇,那是规律,熵减就稀奇,就让人想知道到底有趣在哪里。有个熵减范儿人类曾表示(好像是王小波),日常生活没啥好写的,用想像构建的世界才高级——大体意思啊,他认为日常的吃喝拉撒不值得赞美。
我部分同意他。不断重复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的确乏味,若能把它们再往前推进一点点,也能勉强得到豁然开阔的意思:比如同样是吃,为什么昆明人和福州人吃的不一样?为什么有人爱鲜有人爱辣?为什么对鲜对辣有的人兼容有的人不兼容?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家乡天下第一其余地方都是狗屎?为什么有的人又刚好相反认为别处都是天堂唯独自己的家乡是个粪坑?更奇妙的是还有的人以上两种信念彼此缠绕互相搏击又奇诡地同时出现在个人意志里,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捏?
想到有这么多为什么等待破解,就重提口气一天天过下去。大体上,我是按这个路子和乏味君共处的。
可见我有多乏味。
再就是,去看别人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他们是不是也和我有同感,觉得日常生活很乏味,以及如何对抗这种乏味。从前的小伙伴里面,保持少数状态的人越来越少,单女算是少数吧,弥足珍贵地丰富了我们这个群体的业态。
这次可以同分享日常生活的是小风,俱乐部为数不多的单女闺蜜——在俺们“空气之都”福州某老社区有套Boss借住的小公寓,有份每晚要算算所辖区域销售额的工作,有几个爱酒爱茶的小朋友,还有点小体重和一大橱柜冲锋衣,以及生姜味的护手霜和轻松烤个槭枫蛋糕当早点的小技艺。
有段日子她在魔都上海工作,后来决绝要求调回福州。福州人说,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跟昆明人一样,福州人里也有不少“家乡宝”,只是表达得更隐晦更委婉。有次我请昆明某电台女主播在福州吃手打鲨鱼丸,她边吃边哀嚎:“太想吃个小锅米线啦!回昆明就克吃!”
你看,要不是有这些人不断出现,估计我早乏味得自杀了:)
我当时暗想,等到了昆明,你请我吃米线,我就哀嚎一声,好想吃碗手打鱼丸啊啊啊啊!遗憾的是,这机会从没有过。就算有,我应该也会懂事地赞美云南是如何丰美。
福州有哪些地方值得“家乡宝”出来炫耀一番呢?食材丰美,生活富足,气候滋润,这些也都不算什么,我个人还有个体会,东南沿海城市在职场上对女性的尊重也更多点。就拿福州做例子,谁还会在工作中赤裸裸地表达自己的父权、夫权思想?
就算骨子里还是这套,至少表面上懂得,懂得尊重女性,尊重她们的优秀和能力是进入现代职场的基本原则。
至少我们这两个小姐妹,在职场上努力工作,完全有能力给自己体面的生活。
小风还有机会去杭州生活一段,居然被她拒绝:“工作量加好多,现在就已经很忙了。”不过过阵子她可能会去深圳小住,这个倒是可以说去就去,毕竟不是搬去,不会失去和福州小伙伴们的互相支持。
这就是单女生活。会更束缚吗?也会,父母逼婚。会更自由吗?也会,自己的时间更多。会更轻松吗?也会,不需要照顾丈夫。会更累吗?也会,自己担当的更多。
昨儿在外面和另外闺蜜同玩耍,玩着玩着手机没电了,小风赶紧从上班地点回家接应,怕我进不了门。到家甜汤已经炖好:红枣桂圆小红花生米冰糖。喝了两碗,很想说,晚饭就这个吧,挺饱。酱紫想当然不妥,还有另外姑娘正在来的路上,而且主人中午又没暴食。
风体贴建议,“萃啊,天冷,你中午又吃了那么多海鲜,晚上咱们简单点:炖个甜汤,再炖个鸽子汤,用酒炖个贝壳,烧个芋仔,焖个鱼,再炒个菜头。吃简朴点。”
据说她们平时至少五菜一汤,有虾有蟹,为了我自动降低餐标,添了素菜。又把白芝麻细细焙熟,用来拌饭。佐菜的是自泡橄榄酒,我们仨各喝一小杯。有个在外面从不喝酒的姑娘,一饮而尽,做派相当豪气。
豪放饮酒的姑娘,带了几种茶,特意做杯品鉴。喝茶时,她很不乱说。其实她喝好茶甚多,在武夷山学到了新游戏。
新游戏可以打败乏味君!
单女们都如此热忱安排自己的生活,作为一名待绝经女,我也就略带点骄傲地对自己说——待绝经女也是少数,天然高贵,让咱们多多学习新游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