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小型洞经古乐会

标签:
大理古城洞经古乐生久村旅游 |
分类: 行走 |
大理古城的豆瓣活动。
生久村离古城很近,东南面,靠近大丽路。据说,请的是该村洞经古乐会的最小阵容,只8人:管弦4位(三弦1、胡琴2,唢呐和笛子1),铙钹、锣鼓3位,道白和演唱1。
演出地点在东门大木屋。
演出者自带道场:三张桌子、铺在上面的彩绣以及主供:一个类似烛台样子的金属器皿,上插写着字的竹片。
关于洞经古乐的起源和传播,直接问搜索引擎吧,虽然那些信息未必准确,有的还有明显的伪饰和拼凑感。但有一点很清楚,洞经古乐是用来演奏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的,此经典被简称为“洞经”。
我听的这一场洞经古乐,也是表达道教宗教仪轨里的祈愿、消灾、祝福之意:乐师们带来三卷经文,演奏了第一卷《消劫经》中的部分。
整个演奏充满仪式感,起始,乐手起立,有人唱读“
一条,坛内安排停妥礼仪严肃;
二条,入坛身体洁净衣冠整齐;
三条,每日黎明即起诵睢晚训;
四条,四条宣讲言语温和明白晓畅;
五条,于同人劝善规过不可口是心非;
六条,于训诰虚心体会不可自作聪明;
七条,于师尊礼仪隆重不可狎侮老诚;
八条,……(看不清),
九条,见人妇女若姊若妹不可妄起邪心;
十条,于退坛时(静坐罢啼?)不可浮言妄动。
充满仪式感的唱诵表示古乐演奏是非常庄严肃穆的。
接下来,演奏开始:“开坛赞偈”、“总纪大洞经原述”、“开经玄蕴咒”、“序经意”——这些应该是每次演奏必经程序:先赞美道教圣坛,赞美大洞经本身,祝福开经,唱诵大洞经的来源,然后才能进入演唱“修真道”、“弥天灾”等具体具功能性的章节。
乐师们全部为男性。
在云南,大概有几个地方可以听到洞经古乐。
丽江的纳西古乐会。你们知道的,经过整理和编排,曲目和演唱搭配,适合舞台表演。
大理的乡村洞经古乐。在本土乡村生活的重要时刻出现,比如盖房子,婚丧嫁娶啥的,具有明确的功能性:祝福和祈愿。
据说,最有实力的洞经古乐演奏,在玉溪市的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