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稿——有担当,是走出“黄山门”的第一步

(2010-12-20 23:01:58)
标签:

黄山门

担当

叩问

复旦大学

张宁海

责任

户外

杂谈

分类: 尝试

有担当,是走出“黄山门”的第一步

萃萃

 

“复旦大学生黄山遇险,民警张宁海在搜救中牺牲,学生表现漠然”一事已被称为“黄山门”。《新京报》(12月20日)采访了此次探险活动的领队侯盼,让公众对18位被救者下山后的心理历程有更多了解。侯盼说,当时表现冷漠是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因为我们而失去了,我们当时还不敢承担起这个责任……”

和很多读者相同,我也一直在关注由牺牲警察、名校学生以及众多争论交错构成的“黄山门”。对于被救青年们事发时的漠然,我并不惊奇,当我们的教育重心偏离了对人性的认知与责任的训练,在突如其来的意外面前,漠然和不知所措已成必然,正所谓有因必有果。就像侯盼,来自复旦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我相信,在所学专业方面,这位青年定有非凡技能,但在人性的课堂上,在面对他人生命凋零时所应表现出的勇气和承担,其成绩有待提高。

好在,经过连续多日的新闻报道和民众讨论,这支由复旦学生、校友和校外人员组成的探险队,已经明了自己早前的表现有多么差劲,并且正在努力纠正错误。于是,我们终于听到了这18位当事者早该发出的声音:“一个生命因为我们而失去了,我们需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每个队员都要有担当。”

“有担当”,是整个黄山事件中最该出现的字眼。这三个字,不仅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叩问,是对人性的叩问,更是对每个人的叩问:在人生的关口,在需要承担责任的关键时刻,我们是选择挺身而出,还是假作什么都没发生?我们到底是要当真正的强者,还是用漠然来掩饰内心的懦弱?有人说,学子们之所以在一瞬间选择懦弱,是因为大环境使然:当大环境不奖励善意与相信,当大环境不鼓励担当和责任,逃避自然成为保全自己的上上之选。

“大环境使然”,我个人认为这并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理由。即便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在人格培养方面有较大欠缺,就算我们每天都听到不少关于“承担”的负面信息,作为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作为独立的成年人,我们依然有在道德和品格上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责任。况且,每个人的每一次选择,都构成大环境,扭转负面的机会和力量,来自每个人。就像“黄山门”中有所领悟和改变的学子们,他们的进步应该会化作改变教育环境的一份力量。

在黄山事件中的另一个发现是,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年轻人醉心户外探险。同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我特别想和同道中人分享一点个人体会:玩儿户外,如同在学校求学、在职场打拼,永远都只是个通道,不是目的。登多高走多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能否发现深藏于心的悲悯和责任:用珍爱自己的心情看待自然,看待生命,这生命不单指同行的伙伴,不单指来救援的同类,更包括其它生物的生命。

至于目的,我想,该是宽广、丰富的人生境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