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小焦虑。
马上要付首付,算下手里的散钱,刚够。
当业猪的“好处”就是立马变穷,吃虾饺买超级贵靓衫的日子看似过不上了:(
租房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每天都能过得很得瑟,想住哪儿住哪儿,居所无限可能;日常的吃、喝、住、用,买书、买音乐、买靓衫、看电影、男女朋友约会,一样不少,生活品质有保障。
但是,比较中国的租房与买房者,其比例居然高达1:500,也就是说,有无数如我之辈将血汗钱往房产里砸。原因之一是租房者对租屋费用说了不算,年费每年上涨,永无止境。我房东有个经典理论:昆明的房价都涨了那么多,你的房租还不往上提一提吗?去年昆明房子落价时,她倒是没主动跳出来要求房租减掉三分之一。在租房市场普遍保护房东的前提下,内心不忿的房客只好往当业猪的火坑里跳了。据说,在美国,房屋租赁合同是保护房客的,房东无权变更租金,自然会有十年、二十年的签约房客(马未都说的,我从他博上看来的)。
还有一个原因使人栖身500傻行列:说到底,是内心脆弱,缺乏安全感。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住酒店、住宿舍、住出租屋,住哪儿都不影响其虎虎有生气,用不着用一个水泥盒子构建安全感和地位感。
很遗憾,我不是个真正的强者。
对不靠谱女青年来说,买房是个刚需,买在市中心也是个刚需。相比一下子买十几张认筹卡(这次才真正见识了一把炒房客)大把进货的投资者,咱只是为了一点卑微的安全感。当然,也寄希望于房产能够保值:早年在福州混迹积累下经验,鸡蛋别往一个篮子里放,投资产品必须多样化:股票基金是必有的、固定资产也是必有的,将来还得想办法再有点别的。
近期股市直直走低,我又正在花钱。还好一向秉持最基本的游戏规则,绝不拿急用钱做股票,否则现在一准儿抓瞎。说来说去,这点儿维系安全的小小心思还是投在了中国这个大篮子里。
看大篮子目前的状况,我的心底会泛起更加剧烈的忧愁。
(听说,河南南阳要花9个亿搞诸葛亮草庐啦,真是,真是,可喜可贺呀)
因为焦虑,所以勤于家务。把一个书架挪出来做橱柜,整整搞到后半夜。
如焦虑感不能得到缓解,十有八九所有的家具都会被我搞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