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的西藏故事之(2)——萨迦小伙巴桑的故事

(2012-11-08 13:53:52)
标签:

巴桑

萨迦藏族小伙子

西藏

旅行故事

2012

分类: 西藏原创系列

第一个故事中说到过在格尔木火车站遇到了一群藏族孩子在我面前走过去,其中之一去而复返,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近十一点了。当只有我们两个面对面的时候,我很自然地问他你有什么事情吗?他问我是不是要去西藏,我说是的。经过交流我知道他19岁了,是出来打工的,拿不到工钱(我觉得有被骗出来的嫌疑),要返回西藏;这个叫做巴桑的小伙子的火车票不是和同伴们一次列车,他是最后一个离开格尔木的、而且只有他自己。因为他们没有钱,所以只能在火车站的广场上过夜,巴桑担心自己误了火车所以希望找到和他一趟列车的人早晨叫他一下,以免误了火车。而我恰好和他乘坐的都是上海开往拉萨的火车,于是我答应早晨叫醒他。考虑到他要在车站的广场上过夜(尽管是盛夏、格尔木的夜晚还是很冷的),我给他买了一些蛋黄派、饮料之类的东西告诉他晚上吃些东西可以抵御寒冷。

第二天凌晨,我如约到了站前去叫醒巴桑,可是远远的就发现他已经笑吟吟的面对着我了。走到他的跟前,我坐了下来,和他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就和他一起把他的最后一个同伴送进了车站。不久,我们乘坐的列车也进站了,我们一起上了火车,他就在我隔壁的车厢。安顿好行李之后,我又随便拿了些吃的来到了巴桑所在的车厢,给他放下吃的、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和嘱咐我就回到了我的座位上。过了不是很久,我看到巴桑过来找我们了,我和同座位的人挤了挤给巴桑腾出了坐的地方,叫他坐了下来。如同大多数的藏族孩子一样,他的话不是很多,最多是问一句说一句,而且对其他人和他的交流表现得怯生生的,只有和我这个“老相识”还算是稍微流畅。之前,我已经知道他家住萨迦县,我对那个地方还是很熟悉的,他向我说起他家住的那个山坡和村子我也算是熟悉,这让他听起来很高兴;于是我们进行了更多的交流。他问我这次去西藏都准备去哪里,当我告诉他我会去曲登尼玛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并且话也多了起来,看得出他的兴奋。他告诉我他也去过曲登尼玛,是从萨迦县骑摩托车去的,在寒冷的冬天,走了五天,并且到了曲登尼玛后是徒步翻越了喜马拉雅雪山去到印度、去达兰萨拉去实现他的愿望;他没有和我讲述翻越海拔7000米左右的雪山是如何的艰辛,而是告诉我下山后只要再走三天(那么轻松的口吻“再走三天”)就可以到达达兰萨拉。估计是他已经感受到了我对藏族文化、藏传佛教的喜爱,更是因为他想要对我对他微不足道的帮助表达谢意,他和我说:马老师你什么时候冬天来西藏吧,我陪你从曲登尼玛去达兰萨拉。听到他的发自内心的承诺,我的心里可以说无比震撼,因为我知道他这是在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感谢我的不值一提的帮助。从曲登尼玛去达兰萨拉意味着要冒“偷渡”的危险、要面临翻越喜马拉雅雪山的危险,可以说困难和危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善良淳朴的藏族孩子不知道我们只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去印度旅游、去达兰萨拉朝圣;而他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到达拉萨之后,巴桑又和他的伙伴跑到八廓街来看望我;当我问他是否吃饭了的时候,明明饥肠辘辘的他却说是吃过了,在我“硬生生”的要求下我们又一起去吃了便饭。我们在一起的感觉像是亲人般自然。在之后的西藏旅行中、在离开西藏的日子里,我还常常会收到巴桑和他的伙伴发来的祝福和问候的信息。

    格尔木的那个夜晚就在眼前。

 


2012年的西藏故事之(2)——萨迦小伙巴桑的故事
我和巴桑在去往拉萨的火车上

2012年的西藏故事之(2)——萨迦小伙巴桑的故事
巴桑和他的伙伴在大昭寺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