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寓教于乐还是寓毒于乐

(2007-06-04 10:08:32)

    今年2月初,应湘潭电视台法制频道的邀请,我去做了一场青少年健康上网、戒除网瘾的讲座,并录制了相关节目。没想到回汉后,很快又收到湘潭大学发出的邀请,但因已经事先安排了其他地方的活动,直到5月30日才成行。

 

    湘潭大学是首批“二一一工程”的国家级重点大学,校园和我们华中师范大学一样,也是顺山而建,错落有致,绿化覆盖面很大,颇具人文氛围。该校党委书记、博导彭国甫教授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特邀专家,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专程从长沙赶回学校。他不但全程参加了这场报告会,还在我讲完后亲自登台作了感人肺腑的总结,引起现场众多师生的共鸣。这说明该校领导对当今大学生健康上网工作的关注,给我极大的鼓舞。

 

    在报告会现场,我依然是采用互动的讲座形式,同学们不仅发言十分踊跃,让我吃惊的是他们发言的质量相当高。三次全国行以来,我已在各地高等院校作过百多场报告,从学生们回答问题的准确度来说,这次是最高的。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位主动起来发言同学用自己上网成瘾的教训来警醒大家。他说,最初他只是想上网玩点游戏来放松一下,哪知道好象吸毒似的,越玩越想玩,渐渐地难以自拔,以至于荒废了学业,伤透了父母的心,也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当我问他:为什么一玩上网络游戏就会变成这样?他沉痛地答道:因为90%的网络游戏都是有毒害性的,就是要让你沾上去就下不来。他的回答深深触动了我,也使在场的学生们嘘唏不已。

 

    记得在以前的活动中或研讨会上,也有人说玩玩网络游戏可以帮助学生们减压,使之从中得到快乐。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对青少年有极大的误导作用。大量案例及网瘾青少年来信表明,这些孩子开始都是以好奇、好玩,或适当娱乐、放松为目的的,结果却被一步步地引诱进了恶性循环------即玩的时候感觉很新鲜刺激,一不玩就很难受;再玩就觉得心情好了,再不玩就感到特别烦躁;然后就老是想玩了,怎么也玩不够,网络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日益强烈,同时越来越厌恶学习和父母,把网络游戏以外的一切都看成多余的,甚至连吃饭、洗澡、睡觉等方面的正常生活也使他们讨厌。就这样,他们在网瘾泥潭里越陷越深,有的还堕落为罪犯,有的甚至遭遇灭顶之灾。

 

    我们的先辈早就告诉过我们:要“寓教于乐”,但现在网络上泛滥成灾的不良游戏却是“寓毒于乐”。某些网络游戏商为了大发其财,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所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设极具诱惑力的种种环节、宝物和陷阱,就是要让这些少不更事、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现实状态正是如此,在全国各地数以十几万计的大小网吧里,从早到晚24小时,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在那里打怪升级,撕杀拼搏,乐而忘返。而他们的父母们却在大街小巷的一家家的网吧里疲惫不堪、忧心忡忡地寻寻觅觅、呼儿唤女,这已成为一道令人心痛的特色“街景”。

 

    网毒何时尽?网瘾何时了?什么时候能净化网络,把这些“寓毒于乐”的垃圾游戏清除掉,真正给孩子们提供“寓教于乐”的绿色游戏?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全社会的进一步共同关注和不懈努力。

 

                                              2007.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