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州晚报》报道说,当地出现了“圆谎一族”。他们公开打广告、接“业务”,以替人说谎为谋生的职业、致富的途径。其“服务”项目涵盖面相当广泛:从偷情谎、恋爱谎,到工作谎、生活谎等等。据记者调查,该圆谎公司的老板称,
“圆谎一族”主要是通过在一些网站论坛上面发帖子,偶尔也在闹市区贴一些小广告,介绍自己的业务。为了和客户联系方便,他们有6部手机,每一单业务只用一个手机,防止穿帮。其“工作”就是以打电话,发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形式,为客户撒谎、圆谎。感情出轨者为其最大的客户群,主要是帮助当事人向妻子或丈夫编造出合理的“谎言”,好让他们能顺利地去和第三者幽会。虽是初创,收入还不错,有时一天高达数百元,差不多是一个普通打工仔整月的工钱。
初见此报道,我不免心里“咯噔”了一下---如此堂而皇之地把明显有悖社会基本道德的不良行径作为赚钱的手段!?啊,如此地大胆,何等的无耻!果然,此新闻一见报,马上引起一片挞伐之声。
职业圆谎可耻吗?当然!
职业圆谎最可耻吗?不尽然。
其实,这样的“圆谎”挣钱,比起那些装模作样的贪官、巧取豪夺的富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只是小巫见大巫了吧。后者们暗箱操作中行贿受贿、欺上瞒下地权钱交易、瞒天过海地化公为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大的伤害和损失!他们知耻了吗?更有甚者,在众多的高等学府里,学术论文的抄袭剽窃、学位文凭的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的花样百出等,人们早已是司空见惯地不以为怪了。
明荣知耻本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本色,为什么在走进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会出现如此明目张胆的不知耻现象?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在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的学术殿堂里,也有学人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在考试答辩、招生录取、评定职称、发表文章等方方面面上下其手、鲜廉寡耻地自欺欺人。更为可怕的是,大家相互心照不宣地一直这么干着,似乎所谓的潜规则就是必须遵行的原则。倘若有人表示异议,反倒被视为异类。
此外,还有些人打着发展网络的幌子,干着污染青少年心灵的勾当。他们以什么动漫、电子竞技、让孩子娱乐放松为名,挖空心思地引进不良的网络游戏,还大力开发内容不健康的所谓国产游戏,投放到网络上去,用那些暴力、色情、血腥、赌博等去吸引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使大量孩子深陷网瘾而不能自拔。这种实际上只是为了个人发财,欺骗社会,毒害下一代的行为,比这职业圆谎更可耻、后果更严重!
职业圆谎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而是社会道德水准和人际诚信度下滑的必然。追根寻源,这是以钱为本、拜金文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在指责这“圆谎一族”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认真地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危害在哪里?怎样去解决?
职业圆谎已经公然出现了!警钟敲响了!人无诚信难以社交,商无诚信难以成交,还有呢?
2007.6.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