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道德经》资料(2)

(2009-09-08 16:21:25)
标签:

杂谈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一章  众妙之门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可以复制之道,不是恒久之道;名,可以宣示之名,不是恒久之名。道是虚无的,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始;道是实有的,体现为万物衍生之母。因此:常在悟虚境界,可以捕获道之奥妙;常用务实精神,可以把控道之范畴。两者如出一辙,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坚持不懈地修炼,是打开一切奥妙的法门

 

二章  有无相生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三章  不尚贤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译文:不标榜圣贤,使世人不起争念。不稀罕珍宝,使世人不生盗意。不诱发邪欲,使世人不乱其心。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中饱足,精神内守,筋骨强壮。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求而知、无欲而得的益处,使他们知晓不可妄为的道理。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可治之理。

 

四章  道冲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我不知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帝”的前面。

 

五章  不如守中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闻不问。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平。

 

六章  玄牝之门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渊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是所谓玄妙的阴道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不能娴熟。

七章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原文: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地永存。天地之所以能永存,是因为它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它能永存。因此圣人把自己置之于后,自己反而占先,把生命置之度外,生命反而保全,不正是他不为一己之私考虑问题的原因吗?所以才能成就他的愿望吗

 

八章  上善若水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像水那样。水乐意滋长万物而不于万物相争,它甘心停留在众人所不愿处的地方,所以它接近于道.处世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亲爱,言谈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理,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圆通,行动要像水那样相机而行。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就没有过错。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原文:持(殖)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盈室,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译文:钱财多而有余,不如没有。掠夺来的东西,是保不住的。金玉满堂,没有能守得住的。富贵便滋生骄横,必然留下后患。功成身退,才是按照“道”行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