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将雪球越滚越大?

(2022-08-28 16:10:26)
分类: 四川政治经济

怎样将雪球越滚越大?

——四川巴中恩阳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

李传君

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完成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已在每一个村及农村社区建立起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积极探索和实践农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子,一些村已取得明显成效并脱颖而出。

这些村通过股份合作自主经营、资源合作联合发展、资金入股借力发展、租赁经营稳健发展、托管代理服务发展、扶贫资产经营发展、盘活撤并村闲置资产、三权分置所有权分红、共建飞地抱团发展”等九种路径,发展多种业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恩阳区计划,今年内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到2025年形成一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5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到2035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超过20万元,并打造一批500万元以上的村。

盘活各类资产资源,为集体经济筑造坚实基础

而今的村多为二三个甚至数村合并而成,脱贫攻坚期间,几乎每个村都建设了新的阵地,并进行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建制调整后,被撤并村原有的村小及村级阵地用房,便成了闲置资产。如何把资产盘活,把资源用活,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据统计,截止今年5月,全区集体资产总量达22.9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578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3235万元。“我们把被撤村两个村部和一些廉租房,及30余口塘、库、堰等租赁出去,每年为村上增加5万元固定收入。”下八庙镇万寿村党总支书记肖梅说。

这基本上成了每个村都有的一笔基本收入,只是各村数额有多有少。双胜镇万林村40余口山坪塘和一座小二型水库,有偿租赁出去每年收入2万元。然而,在农村,土地才是具有挖掘潜力的资源,充分利用集体山林和集体土地,成为增加集体收入一个重要来源。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村耕地面积增加了400余亩,我们以每亩55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每年为村上增加收入22万元。”柳林镇海山村党委书记韩渭才说。况且,全村5000余亩土地流转出去,村上以每亩50元收取服务费,这又是一笔25万元/年的持续收入。

这一举措是区上推崇的。就是先将村辖区内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通过建高标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打包流转到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在确保农户流转收益的前提下,收取相应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作为村集体所有权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用活各类项目资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借力发展

2020年,3个老板到万林村创办蛋鸡场,村集体捕捉到这一商机,毅然将100万元资产收益扶持资金投入进去,蛋鸡场一期工程顺利建成。2021年,村集体再将150万元相对贫困村试点资金投入进去,并将价值7万元的物资及基础设施折资投入,总占股41.6%

“去年,一期工程见效,村集体分红18万元。今年二期工程也已见效,蛋鸡场日产蛋75000余枚,日销售额5万元左右,村集体分红预计将达80万元以上。”村党支部副书记贺信说,从此万林村集体经济正式跨入百万元行列,实现2035500万元目标不是难事。

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蛋鸡场下一步将进入有机肥和鸡饲料生产领域。目前,用鸡粪做原料的有机肥厂已经试生产,每天能产10余吨,售价200/吨。待产能饱和,市场全面拓开,按目前有机肥上千元一吨计算,一年又是几百万元,村上又可分红至少80万元。

自己生产鸡饲料,即节省了养殖成本,又可占领区域市场。“现在每年鸡饲料成本高达上千万元,以后可自给自足;规划中的鸡饲料厂日产100吨,将近90%需要外销,外销营业额预计将达2000万元以上,纯利润400万元,村集体可分红160余万元。”贺信说。

如果加上饲料节约出来的资金,养殖环节利润会更高,相应村集体分红资金也会更高。蛋鸡场目前养殖规模为8万余羽,马上要启动三期工程,工程完工后,总养殖规模将达到20万羽,意味着产能将扩大一倍多,仅鸡蛋销售利润村集体就可分红300万元左右。

自建实体自主经营,拓宽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肖梅说,万寿村而今建成了4A级景区,依托乡村旅游,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开办了两家农家乐,做餐饮和民宿,疫情前年纯利润在8万元以上,疫情期间年纯利润也未低于5万元。另外,村上还出资改造了几处闲置农房,租给别人做民宿,一年收入5万元。

把股份合作自主经营做得最好的是海山村。该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下辖5个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除土地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是通过盘活资源收取服务费外,其余3个都是有资产的经营实体。

全村5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以恩阳区产投集团为首的几大业主进驻村里种地,但植保这一块各业主基本上是交给村里在负责。“仅产投集团这1000亩的防虫、治病、施肥、除草、秸秆还田等活路,他们就要给我们支付10余万元的费用。”韩渭才说。

更何况村上还有自己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100万元资产收益扶持资金,海山村购买了大小10余台(套)农机,仅本园区农机服务年收入就高达30余万元。“我们还对外服务,一年收入也在50万元以上,总共80余万元,纯利润40%,就是32万元。”韩渭才说。

还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呢!合作社流转了2000亩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了700余亩,水稻种了1200余亩,然后稻田养鱼、养鸭。以亩均年纯利润300元算,2000亩也有60万元,加上养鱼、养鸭,纯利润将达到上百万元。同时,合作社还带动了本村就业务工。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做大集体经济惠及组织成员

万寿村也有将项目资金入股到其他经营主体的情况,如2018年将100万元资产收益扶持资金入股到万寿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其他扶贫项目资金140余万元入股到万寿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共为村集体增加18万余元收入。加上其他,村集体年总收入近40余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万寿村乡村旅游优势,进一步提档升级一些景点,开发出一些新的营运性增收渠道。”肖梅说,不断将雪球滚大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集体经济收入惠及全体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往往就是本村村民,所以最终还是要惠及村民。

万寿村实施的127”利益联接机制,目前已推广至全区很多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是各村“127”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万寿村的法则是:10%作为风险防控资金、20%作为村集体公益金、70%用于集体经济再生产和股民分红。70%4成用于再生产,3成用来分红。

在海山村,127”的内涵则是:10%用于脱贫户防返贫;20%用于股民分红,就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70%留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我们目前需要不断投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量大,因此留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占大头,待整体收入提高,会有所调整。”韩渭才说。

在万林村,127”的内涵与海山村大致一样。“目前我们人均每年能分100元,到了500万元的规模后,人均每年将可分到300元,到了无须扩大再生产的时候,我们会扩大分红比例,人均每年分到1000元是可期待的。我们还在考虑为全体村民购买社保。”贺信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