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与山西仅一水之隔。欲往陕西,跨越黄河便是。告别了太原,续写新篇《西行漫记》。
“依维柯”快速、平稳地行驶在午后暖和的阳光下。我静坐在前排座位上,深秋的风撩拨出门人淡淡的乡思。车子突然一阵急刹,打断了思绪,见一辆自行车横穿马路。
“不想活了,找死啊!”司机骂道。
对方也不示弱,对骂开了。
跨越黄河大桥时,天色已晚。只见黑漆漆的河床,不见流淌的河水。经绥德并作短暂的停留,下车者过半。21时,车子路边停靠,告知米脂已到。忙乱中,随另外两人下了车,并跟随着走过一片漆黑的菜地,当看到街上的路灯时,方才舒了一口气。
入住窑洞客栈,受到热情接待。烩菜很咸,另一道“陕北妇女菜”,土豆泥里搀合着酸菜。
第一次入住窑洞,没想过会是那么舒适的一晚,是出门至今睡得最香的。
窑洞是黄土高坡的产物,陕北人的象征。这里自古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这里的黄土粘、硬,不易塌陷。窑洞多为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且居住舒适,冬暖夏凉。
次日早起,打开院内盥洗池水龙头,清凉的水在杯中冒着白色的水汽,像洗米水,又像一层油脂,过一会儿又消失了。我惊问道:此水是否有问题?笑答曰:否,此地名“米脂”,乃拜此水所赐。米脂,米汁淅之如脂。我大悟。人赞米脂水养人,皆源于此。
一首民谣那么唱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古往今来,这儿可是出英雄和美女的地方。三国时期的吕布,就是绥德人,武艺高强,英勇过人。而貂禅则是米脂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行走在这座古朴的城镇上,已没有昨夜的惊慌。然而,要找寻米脂美人,似乎也不是易事。米脂还有“丈人县”之称,据说,漂亮的米脂婆姨都嫁到外面去了。此外,外面前来招工、招服务员和演员的,米脂的美婆姨远去兮!
米脂的婆姨漂亮乎?
还是拜访英雄人物李自成吧。
李自成的行宫座落在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现米脂中学境内。为李自成回乡省亲而建的行宫(李自成是米脂李继迁寨人)。该行宫建于164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造型古雅,气势壮观,由乐楼、梅花亭、圣楼、二天门、揽胜楼、启祥殿、兆庆宫等古建组成。
从行宫眺望四周,远处,南北有文屏山和印台山,东西有饮马河及无定河。近处则是一片杂乱无章的平房建筑和窑洞,炊烟四起。
下回到学校操场,再细细仰望这所古行宫。它城郭历历,威严肃穆,历经数百年的沧海桑田。而今,它的主人,一代风云人物已随风逝去,陪伴着它的是倚靠在它身边的,他的子孙们朗朗读书声。
(注:上述图片来自网络。本人因所拍的照片丢失,故借别人的图片一用,在此略表愧歉之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