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标签:
拆掉思维里的墙教育 |
分类: 好文分享 |
这是一个读者写的5000字的读后感,一本书能给一个人带来如此的改变,我深感欣慰,也感谢广大书友的大力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期待我们的新书吧!
某些变化发生基本有一年了,换工作也已经有4个多月。写下这篇文章,算是对自己这些转变的一种肯定;我相信这几年的各种经历,将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篇章。
我知道,我身边有不少很聪明很理智很优秀的孩纸;但是我也发现,我身边还有一部分和我一样孩纸,时常困惑,时常低落,时常迷失自己,有时反应会比别人慢一拍甚至几拍,有时会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有时会为别人轻易牺牲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有时希望有个人好好爱自己,有时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也许,你静下心来,读读这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隐约间,也许会和我一样,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不一定说得清楚,它能在哪些方面帮助你,毕竟它只是一本书,期望立竿见影,确实太难为一本书了。
能帮你做出改变、找到自己的,终究还是你自己!
祝愿各位 ~
正文:
我知道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很独立、勇敢、聪明、清晰;在他们未毕业的时候,就有比较好的规划和打算——学习、工作、生活、爱情、婚姻,很多关于将来的事情,有些朋友一直都有比较明确的想法和规划。他们会朝着他们的梦想去努力,然后一步一步的实现。
很可惜,我不是。
在我18岁的时候,一个非常要好又非常理性的朋友,告诉我要开始做职业规划;我努力想了N久,一直到了毕业前,还不知道要干啥。
我有一点点想找工作,因为不想继续读理工科。但是,“工作好找吗?”、“我不知道怎么面试”、“我什么都没有学到,怎么找工作”、“亲戚说:理工科的本科,等于没有读,学历低,没有竞争力,不利于长远发展”、“天啊,那招聘会上的人潮吓得我半死,这么多人,我怎么拼得赢”……
于是我不敢找工作了,想跟着大家一块考研。但是,我又开始纠结,“考研好吗?有多好?”“考哪个学校?武大、华科应该考不上吧,太难了,华师是不是会好考些”、“哎,华师的理工科也不好”、“考研也很难吧,图书馆每天坐那么多人一起拼命”,“考什么专业?理工科,不想读了;转经济类,数学不行;转文科相关,现在才开始准备也太晚了吧,人家换专业的都是从大一大二开始准备了”、“考不上怎么办?”……
我还有一点点想出国。但是,“出国好麻烦啊”、“又没有钱”、“去哪个国家”、“他们都说,一个女生独自在国外很不容易耶”、“在国外要是毕不了业,怎么办啊”……
这些声音,就一直在我身边回荡。永远都在纠结。最终,为了逃避现实,我选择了考研,并且继续考理工科。
在我读研之后,又一个非常要好又非常理性的朋友问我——
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OMG,这个真没有!
我向书本和互联网寻求帮助,看到一些流行的择业因素。但我还是什么也没有想清楚。我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事情都会认真去做的人,但是我到底想做什么,我真的不知道!
你想找什么职位?
你目前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想往哪个方向拓展兴趣?
你最擅长用什么技能解决问题?
你最大程度发挥你的技能了么? 你是否有获得新技能的机会呢?
什么价值对你是最重要的?
挑战, 多变, 影响力, 责任, 冒险,
关心...? 你找的工作中会获得这些吗?
你2-3年的短期目标是什么? 你5-10年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这些目标与你考虑的职业相契合?
你希望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是?
你愿意花在工作上时间是多少?
你需要挣多少钱?
你想要挣多少钱? 你希望有哪些福利待遇?
把一个问题推迟三年,就能换来改变?
现在回过头去看,发现当年的自己,找了太多借口逃避现实。
人的潜意识,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会倾向选择那个暂时让你感觉到轻松的选项。当每个选择都让人痛苦的时候,很多人的最佳选项其实就是:不做选择,假装在思考。
于是我和自己说:我胆小、认生、不擅长打开局面、不适合做市场;女生也不适合做技术支持,出差多,自己愿意,人家公司还不要呢;这个行业,太多的性别歧视;研究生都读了,还想折腾啥,一条路,做研发。
还没开始工作,我已经把自己装在一个非常局限的套子里。再后来,找工作的这一路,确实面对很多波折、坎坷、阴错阳差。最终,与我希望去的几家公司研发岗位无缘。
毕业后的一年半,因为多方面因素,我的工作、生活,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发生了巨变。于是,对自己产生了更多的怀疑。
混沌之间,无意中在图书馆翻到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我平时是不喜欢所谓的励志书籍的,太多口号, 实在对我没有很多帮助。刚翻了十来页,就发现,这本书里写的每个例子,似乎都是在写我自己。很多举例,和我完全一模一样。
如,P10页,“安全感的奴隶”——
我是一个小老师,我的周围,人们都有个工资不高但很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然后拿着微薄的工资到退休。我的路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害怕我会和他们一样。我想过去大城市里面工作,但我又害怕在大城市里面找不到好工作。我曾经想通过考研来摆脱我现在的状况,但我又担心如果复习一年又考不上怎么办?我还想过,实在不行,我谈一段恋爱结婚算了,但是我又害怕他成为我未来发展的阻碍,我该怎么办?
……
那是一种好像被什么东西囚禁住了的感觉。……我们往往被几个信念囚禁一生。
P12页:这个世界上没有了谁都能活得下去,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陷入了这种深深的恐惧。你坚信自己需要被别人认同;你坚信离开了另外一个人,你无法生活。所以如果那个人不在,你都无法活下去。这其实是一种恐惧。……
你可以爱爸爸爱妈妈,爱他和她,爱小猫小狗,但这一切都从爱自己开始。因为所有的爱都是从你身上表达出来的。……不要问为什么他没有给你安全感,那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安全感!只要你内心坚定,只要你先相信:这个世界没有谁都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于是,我立马在“卓越”上买了一本。花了三天时间,认真读完。虽然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干啥,但是发现了我思维上存在很多问题。
突然有个想法,要换个环境,给自己一些时间,好好沉淀一下。我几乎没有犹豫的买了去云南的往返机票。 这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一个人出去“驴”十多天。几乎没有告诉身边的任何人。我知道我身边也有不少乖孩纸,和以前的那个自己一样,害怕一个人,担心不安全,恐惧很多东西。
离出发前不到一周,无意中看到H公司一个和培训相关的部门,发布的一则招聘广告。但是离截止日期,只有3天。
如果是以前,我应该会觉得,离截止日期只有3天,肯定已经招满了,只是挂在上面而已;招聘广告上的职位,没有与我很符合的;职位要求,全部是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或平台经理;……
从内容上看,基本没有我的机会。
但我还是想试一试,为了及时写出中英文简历,连续三天到凌晨2点。我开始梳理这些年来,自己经历中,零零碎碎和这类岗位有关联的部分。最后把简历投出去之后,我就背着登山包,一个人出发了。当时如如释重负,觉得不管是否通知我面试,我也尽力了。
在沪沽湖的赵家湾,这个云南最美丽的湖泊的最美丽的一处景点,我站在岸边欣赏这番动人的美景时,接到了H公司打来的电话,通知我面试。 由于当时不在深圳,与她们商量把时间往后挪一点。后来的几天,既兴奋,又紧张。紧张的是,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递交了简历,等自己返回深圳之后,几乎也没有什么时间复习整理,去做充足的面试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我坐在旅游大巴上,在旅行攻略的背面,开始用笔画思维导图。我努力回想,招聘广告上的所有要求,把自己的优势和经历一点点分解,做到尽量与岗位所要求的个人能力匹配;然后列出几个大大小小的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事例,去证明它们;……
我一边写这些东西,我就越觉得,这个工作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虽然完全没有匹配的工作经验,但是如果拆分到每一点,多少还有类似经历,多少有点了解;更关键的是,之前在经历这每一点每一滴时,我的心情都是非常愉悦的。比如:培训经验——我可以兴高采列的告诉你,我如何花心思去参加TTT认证培训,站在讲台上多么自信,如何耐心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宣传设计——我可以眉飞色舞的告诉你,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偏向于什么样的风格,细心的性格在这项工作中能带来的好处;…… 我唯一对自己有所怀疑的一点,就是“没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回到深圳之后,花了几天时间,再梳理了一下,很快就去参加了面试。
面试当天,我站在镜子前,对自己说:
1.
我去面试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别人我能做什么,我不和谁比,我只呈述我的能力;
2. 我要用我站在讲台上的气场,表达我的想法和观点(我平时讲话经常害羞、怯场,但站在讲台上会很不一样);
3.
既然通知我面试,那么工作经验方面,可能并不是那么严格,也许会有其他相关岗位。
……
面试过程略
两轮面试结束后,领导告诉我,对于我的工作能力,他并不怀疑;但鉴于我的工作经验才一年半还不到,公司制度在这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他们原本的打算,确实是希望招聘行业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通过面试,觉得我态度相当积极,且对行业有强烈兴趣和激情。所以可能特殊考虑,他会把我的相关资料呈给上级,申请特招,等待上面进一步的决定。
听到这里,其实,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
如果是以前,我就听天由命了;
但是,那时的我,坚信自己还能再做一些努力。
于是,我花了一周时间,写了2份PPT。(我对PPT质量的把控程度,熟悉的朋友多少有所了解)
一份PPT(34页),是对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包括做过哪些事情,并且对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进行详细举例,将整个工作流程,及自己负责的部分、通过这个项目学到哪些东西,全部呈现出来;另外,加入对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分析。
另一份PPT(46页),目前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这么一点知识,来看这个行业,包括特点、优势、前景、难点。如果我有机会进了这个行业,我想做的、我应该喜欢做的、我有能力做的有哪些
……
当时连续一周,每天晚上至少到凌晨1点,其中一天晚上通宵,第二天继续上班。因为希望尽快写完,这类事情,越快越能争取到机会。
因为没有面试领导的联系方式,我打电话托付那位通知我面试的人资MM帮我转发邮件。
这些事情都做完之后,我能做的,真的就只有等待了。
这2份PPT确实让我领导大为感动,虽然内容稚嫩、存在不足,但我的执着、认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他看到了几个闪光点。他将这两份PPT,与特招申请材料、我的相关资料等,一起呈交给上级部门,同时分享给部门内部所有人。(这些是我后来进部门之后,才知道的)
再后来,如同大家所知,我就来到了这家公司,开始做我想做的事情。
虽然还是会迷茫,会困惑,会看不清楚方向,但是这样的不解,与我几年前的不解,是决然不同的感受。虽然,有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确定有效目标和长远计划;虽然,我手上很多锁事,看上去那么微不足道;虽然,不是一个赚钱营利的部门,仍然只是一个服务性的部门,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样丰厚的收入;虽然,没有能够接触H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产品
…… 但是我很确定,我做的确实是适合我的事情,我很喜欢这些事情。
有时候,我依然会犹豫不决,会矛盾;依然没有想清楚,3-5年、10年之后的自己,可能会是什么样,期望成长为什么样。但我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为难自己、盲目效仿别人、极力勉强自己去做完全不喜欢和不擅长的事情。我甚至庆幸,两年前那些HR拒绝我,也许他们那时就看出,我的个人特点并不适合研发。那时,在我几分无奈的与通信行业失之交臂之后,曾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走进来,曾以为自己几乎不可能再有机会加入H公司。
人生真的是很玄妙。想起面试中,领导用英语问我:你的工作经历与这个都不怎么相关,为什么会想做这个?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乔布斯的演讲,于是我这样回答:
“
Steve Jobs
当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讲了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串连生命中的点滴。人们很多时候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我相信
Jobs
说的,那些点点滴滴,会在自己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使我变得与众不同。我学过这么多年的通信,我很高兴回到这个行业中;我做过讲师、对教学有所了解、我喜欢分享知识的感觉;我做过成人培训,对成人学习心理有一点了解;我小时候学过美术,虽然现在不会用PS,但是我自信我的审美观,我基本能判断什么样的宣传和设计能够吸引用户;....是的,我没有完全一样的、非常理想的工作经验,甚至是我的工作时间也很短,但是,我相信我所经历的一点一滴能够串联在一起,为我将来做这份工作,形成一些基础。
Jobs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与失去的。他很幸运,很早就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没有那么幸运,我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境,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并且之前还有在H公司面试失败的经历;但我想说,我还是幸运的。因为现在,我也找到了我想做的事情。我非常确信,如果两年前任何一家公司接受我去做研发,也许我永远不会发现,我有多么擅长和喜欢现在这些工作。Jobs说,有些时候,生活会给你迎头一棒。不要丧失信心。必须去寻找自己热爱的东西,对工作如此,对爱人也是这样的。工作会占据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只有相信自己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停。全心全意地找,当你找到时,你就会知道的。从看到招聘广告到写简历,再到现在与您坐在这里面谈,我越来越确定,我找到了。”
……
直到如今,我才知道,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题记:
前一篇:职业的无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