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规划和安全区域

(2008-12-26 17:52:52)
标签:

nedp

个人成长

职业规划

教育

分类: 职业规划与个人成长

安全的还是有效的?

 

昨天晚上是平安夜,但是我们的教练日竟然还来了20个人。一看来都是单身的同志。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分享了三个关于生涯规划的故事:

 

一,三个职业规划故事:

 

     小A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他的目标是三年以后进入世界500强,他的困惑是现在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在小公司当高管,一个是在大公司当中层管理者。到底哪条路是更加适合自己的?如何选择?

 

     小B是一家拍卖行的经理,毕业于名牌大学,胸怀大志进入企业,却总是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差距,她想了解如何可以找到于同事和谐相处的方法,有没有一些职场规则是必须需要遵守的?

  

小C是职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任职于一家很大的无线电子设备厂的市场部经理。由于经济危机,整个部门被撤销。小C 很快在新的市场里面找到一个新的领域:珠宝行业,和对方洽谈的很好,准备去上班。在辞职的时候,原来的顶头上司却告诉她,你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你只是缺乏一个好的老板带你,你有没有兴趣换一家子公司,让我来带你?小C的问题是,我到底应该去哪家公司?是选老板还是选行业?

 

     我问下面做分享的朋友们,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看这篇文章的你,不妨也自己想想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大家讨论结果是:

     小A的问题是哪条道路更加适合自己?

     小B的问题是寻找一些需要遵守的职场规则,而且调整心态让自己可以接受。

     小C的问题是让一个权威告诉他,这个年纪的人应该选老板还是选行业。

 

二.解决之道:

我请三位都做了一个职业价值观罗盘的游戏:

对于小A,我请他列出如果要达到自己三年的目标,有什么因素是需要的?他需要了解自己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对于小B和小C,我问他们,你们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因素,都有些什么?因为不管怎么样,这两位都是需要更好的一份工作。

 

小A的罗盘很有趣,他给进入大公司或者小公司路径的重要程度都打了8分,但是有一项看电视,却打了10分。在仔细沟通之下,才发现,他看电视的时间几乎占据了自己休息时间的所有,很多时候看电视到深夜,第二天工作不好。也许这才有了换工作的想法。如果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现在工作的压力就不会有了。而当初想换工作,正是由于自己觉得工作太累的缘故!

换而言之,当解决了看电视的问题,那么就不存在职业路径的选择问题了。他制定出不看电视的一些方法和步骤,给这次咨询打了9分。

 

小B的罗盘显示,她现在对自己的职业最不满意的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不能学以致用。在大学学习好几年的东西都没有用了,她感到沮丧。加上身边的人都不懂自己的专业,也没有什么可交流的,这让她总是看不起身边的人。这种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很多冲突,这也是她希望找到人际交往关系底线的原因。

什么样的工作是学以致用?她希望自己可以去世界最好的拍卖行做项目经理,只有那样自己所学才能真正有用。当我们一步步把这个学以致用的方法描绘出来,她的眼睛开始放光,她清晰的看到了自己这5年要做些什么!而且如何一步步去实现。最后我问她,你的人际交往问题怎么样?

“我明白了,他们和我不是一样的人!他们有一些要养家,有一些只是要维持生活,有一些要做别的。而我是要成为苏富比的拍卖经理的人,所以我有自己的路。”她很轻松的说:

“那你还对职业规则问题困惑么?”

“我不困惑啦,我其实知道该怎么做,我现在更加想那么做啦!”

她的“职场沟通”问题,被“学以致用”解决啦。

 

小C的案例更加简单,当她自己在画职业价值观罗盘的时候,很惊奇的发现,自己对于上司的要求完全不在最重要的5件事请中间!所以她根据自己最看重的5件事情来做了一个选择。选择完的小C完全放松。“我问了很多很多职场中人,每一个人都给我建议,我都不能确定,你真厉害!”我说我不厉害,我只是帮你看到你内心的答案。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当时会那么转牛角尖,在意我的上司的好坏呢?”做好决定的小C心情畅快。

“你是不是以前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上司?”

“是啊!”(省略一千字抱怨)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因为你特别被压抑,所以就潜意识特别想找一个很好的上司。人总愿意寻找让自己安全的,而不是真正对自己好的。”

“那我该怎么办呢?”

“你已经做好了选择了,当你真的关注结果的时候,不是么?”

哦,对啊,小C笑了。

 

 

人总是愿意选择让自己安全的,而不愿意选择对自己真正有效的。我把这个称为“安全区域”。

比如说小A,他的安全区域是能够选择的职业路径,他的解决之道却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不看电视”。

比如说小B,她的安全区域是能够选择的“是否遵守规则”,她的突破点却是“学以致用”。

比如说小C,她的安全区域是“好老板”,她的突破点却是“自己喜欢的好工作“。

 

 

三.老鼠的故事:

心理学家做过对老鼠的行为的研究。想像你是一个心理学家,你把老鼠关在笼内。

在笼的附近设立一个迷宫,老鼠可以走入不同的管道。譬如你在其中之一条或第二条放了一些芝士。

你第一次把老鼠从笼内放出来,它会怎样?首先他会到处走,看看每条管。但不久之后会如何?对了!他会找到芝士然后吃掉。假如你不断把芝士入进第三条管会怎样?老鼠会越来越快找到芝士。很快,它会直接走到第三条管而不需要再看第一或第二条,正因为老鼠一生的目的是要找到芝士和把它吃掉。

但如果你把芝士从第三条通道移开,会怎么样呢?老鼠会犹豫几秒钟,然后马上回头继续去第一、二寻找,一直到找到为止。有一本书《谁动了你的奶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人会怎么样呢?和老鼠不同,当人在第三条通道找不到自己的芝士,他会开始等待,会一次次的寻找,会不断的到处敲打,甚至会回去看看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这真的是第三条通道么?

因为人和老鼠不一样老鼠服从于芝士,而人服从于自己的信念证明自己是对的,是安全的,远远比证明是有效的更加重要。

   

   大声争吵不是有效的,但是却是安全的。

   惩罚不是有效的,但却是很安全的。

   争辩对错不是有效的,但却是很安全的。

   不断的学习而不练习不是有效的,但却是很安全的……

 

我和咨询师们分享说,记得:

 

人愿意选择让自己安全,却不愿意选择对自己有效的。所以很都时候,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自己的问题,往往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地方,而只是你希望安全的地方。

 

在人生发展的路上,我曾经见过有人苦苦追寻一个对他职业发展已经豪无意义的“好大学”学历;用一生证明自己父亲当年帮他选的专业是错误的。或者不断的反复犯者同样的错误。大抵如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