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在渭水北岸,想起来似乎还是比较远的,遂迟迟未能成行以瞻。实际上绕城过桥,驰骋而上,须臾之间也就到了。
荆山并无石头,也无森林或灌木。孔安国曰:“荆在岐东。”站在荆山上西望,秋日的阳光照得天下茫然,到处都是庄稼,突兀而出,葱郁绣堆的,往往为村子。不过观其形势,荆山显然是发于西,止于东,几十里自富平到阎良,雄姿宛然游动,转折之处,顿为沟壑。
天下荆山有三,我独对斯胸怀敬意,因为荆山之下是黄帝铸鼎处。人文初祖,我曾经数祀黄帝陵。当年他战胜炎帝于阪泉之野,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造舟车衣冠宫室,铸鼎象物,遂为神器,可谓功德灿然。不过我也常有遗憾,黄帝缔造的和平日子,总是由于其子孙的问鼎和逐鼎而中断。览其历史,似乎武斗多于和平。20世纪便有军阀混战。现在的海峡之隔,也是一次武斗的结果。它所带给中华民族的损失,究之难免深痛于心。然而铸鼎是壮美之举,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所在,所以我要拜一拜。
石川河环荆山之阴而流,可惜水小,几近干涸。旷野漠漠,河床或宽或窄,蜿蜒为曲。蒿草冲冲自生,其势甚盛,不过霜降便要自灭,望之似乎便有寂寞的弥漫。荆山南倾,渐抵渭水,开阔且平坦,有青云直上之感。如果铸鼎是真的,那么黄帝一定是在渭水之阳做了他的工。
荆山属于一片沉厚的台塬,有农民呼其为掘陵原,刘邦的父亲便葬于此。在这里,一个问题澎然而动,激荡着我慨当以慷。但脚踩黄土,我的思想却拐了一个弯,回声是:“黍得膏腴之地才会丰茂的。”
选自《长安是中国的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2月北京第1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