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忠与信

(2010-01-05 10:17:03)
分类: 越界所思

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为他在巴黎遇到的一件事情而久久懊悔。有一年他在巴黎街头作画,一位法国女士看他辛苦,便为他倒了一杯饮料,遂微笑而去。尽管他表示了感谢,不过他想了想并未喝之,是出于一贯的提防心理。然而多年之后,他终于觉得自己当年的戒备行为是辜负了那位法国女士的善意。当然他的提防和戒备也有其依据,因为他见不诚在中国见得多了。

实际上忠和信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基础。所谓忠,简言之即是尽其心而无欺,所谓信,简言之即是对人类之言而不疑。人类社会的进步,显然是建立于忠和信的默契之上的。允许我想象一下:在人类的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成员向其首领报告,他发现一群猛兽在行动,他的报告一定是真实的,无欺的,而首领对他的报告则一定是不疑的,从而才号召大家采取防卫措施,或转稳地方。如果他的成员经常有诈,他也总是困惑难断,人类可能依然处于原始状态。今天已经是全球化时代了,人类从事知识经济,这种发展显然有作为忠和信的道德的润滑。遗憾的是,在汉语词典之中,有尔虞我诈和欺上瞒下之辞,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似乎多少有社会生活的影子,所以才有黄永玉先生不受饮料之举。

中国没有对神的信仰,容易执著此岸而罔顾彼岸,争名夺利起来,往往不择手段。不过中国有风化的传统,以道德调节行为方式,尤其重视忠和信的传播。孔子曰:“主忠信。”又:“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而且孔子之四教即是文,行,忠,信。丘有弟子三千,身通百艺者七十有二,草上之风,必然大化,而且将继续化之。

对忠和信的实践,我以为做到极致的是华阴杨震,其夜拒贿金的理论,不仅仅是你知我知,而且是天知地知。这已经有彼岸的意思了,基于斯,敢不忠且信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王赋并序
后一篇:左公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