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怀群)1977年以前的高平街道(13)

(2023-05-09 11:34:55)
标签:

钢磨子站

高平公社农业中学

石磨磨面

推着石磨磨面

泾川教育志

分类: 圣地泾川·地望与人望

钢磨子站存在了一段时间,这些房子里要创建高平公社农业中学,钢磨子站搬在高平大队王家店房这个大院子里,隔壁就是高平仓库。后背面向西兰公路的五间房子,有磨面房、粉碎机房,一间是办公室,里面放着两三个煤油大铁筒,装满柴油,有时候工作人员用嘴吸着软管子,把油吸出来,五间房内外充斥着柴油和燃烧了柴油的味道。

忘记不了的是柴油机一天坏一次两次,修好它需要两三个小时。工作人员的双手和衣服都是油腻的,也没有工作服,修得满头大汗。修好以后要用全身的力气弯着腰用手把摇动开机,浓黑的烟冒出来,刺耳的声音突突突的响个不停,柴油发动机就是发动不着,好几个小伙子轮番摇动,摇了一次又一次,眼看就要开机了,又死机了。每天至少有三四次开机,两三次修机。大队支书、大队干部、大队宣传队男女,去街道的农民,远远近近的来看热闹。我们小孩子在旁边也非常着急,为人家捏着一把汗,心里一直想这个柴油机怎么这么复杂?从那几个工作人员的脸上我读出了一生都不能忘记的哲理,比如贫困和饥饿,登上珠穆朗玛峰,在饥渴当中找水喝,在没有路的昆仑山走上去、走回来,人生是一场艰难的永远走不到头的长征,正如这修柴油机和摇柴油机。

每到冬天,太阳老高了,柴油机还发动不着。工作人员挑着燃烧的油烂布条,一直在油箱下面烧,换人换马摇手把,他鼓起来的力量足足能够搬倒一堵墙,柴油机就是不争气。大队支部书记一旦碰上,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工作人员都没有脾气,好像在训斥别人。

1971年左右,柴油发动机又分配了一批,公社附近的几个大队可以独立的办一家钢磨子站,这一座公社的钢磨子站就属于高平大队所有,胡家峪和城南大队的工作人员都回去传播技术,成了他们大队钢磨子站的第一代师傅。

高平大队前后有十几个人在钢磨子站工作,他们都是出身好、能学会机械的人,全身心珍惜他们的工作岗位,为全大队的每一个户磨面、粉碎饲料。原在东门生产队东界的大队卫生站院子的木工厂搬进这个王家店房大院子里,20多个木匠从各生产队选调来,在这里手工做架子车箱、床板等单一的木产品,生产队给每个人每天记10分工,他们制作的产品卖的钱,属大队集体所有,这就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实质性质。  

1975年冬天,每一个生产队能买到一台泾川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的磨面机、粉碎机,都成立了钢磨子站,这个单位就叫钢磨子。这时候已经通了大电,又在钢磨子旁边打了机井,把机井的水抽上来,全队的人以架子车拉着一个煤油筒改造的大水桶拉水,饮水问题由此解决。

从古到今,毛驴拉着石磨磨面、人抱上木担推着石磨磨面,在山沟里挑水吃的历史活剧退出历史舞台。

我曾经在钢磨子上工作了两年左右,我站在一个高台上,手按着钢磨子下料的斗子,等待加料。接近出面口的地下挖了1m深的坑,1个木斗接在口上,一抖一抖的四五层罗不停的罗,面粉和麸皮分别淌下来。磨面的主人站在坑里,麸皮斗快满的时候,快速的用另一个斗替换,把麸皮斗接给我,我倒入料口,如此循环几十次,人都成了面人。最后要哐哐哐的敲,把剩下的麸皮和面粉清理干净,实际上是清不完的。 

钢磨子站的房子创建的高平公社农业中学,可以参考《泾川教育志》记载,从侧面了解情况,“1958年全县新办一所农业初级技术学校和七所农业中学,修业年限均为三年。农业中学课程分为基础课和生产技术课,基础课开设政治、语文、数理化、农业基础知识等课程。其中农业基础知占周学时的40%。技术课按照泾川当地生产情况开设作物、栽培、土壤、农药、化肥、农田、水利、动物饲养、植物保护、农业机械等课程”。当时高平应该有农业中学,详情不得而知。《泾川教育志》还记载,“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县共办起农业中学10所,教学班12个学生435人,教职工1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中学相继停办。课程除开设文化课外设有农学、财务会计、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学制均为三年,修业期满后仍然回本社队从事专业工作或劳动。”如此,高平农业中学应该有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两三个教师和管理人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