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卦之誉髦——读典故明易经95

标签:
千父之蛊用誉思齐大任大姒嗣徽音誉髦斯士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
分类: 大千世界 |
【原文】六五。千父之蛊,用誉。
【话解】“六五”以柔居尊,能继父业,以成干蛊的盛事,然“六五”本属柔质,何以能如此干蛊呢?因“五”与“二”为正应,“二”为刚中的贤才,“五”能用此誉髦(mao俊士)为辅相,所以便能胜任而愉快。宋仁宗本为庸主,因能用韩、范、富、欧诸贤臣,遂成焉明君,而天下以治。
词语“誉髦”见下文
【名词解释】誉髦斯士——有名望的英杰之士。
【原文】《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译文】:向着大任去看齐,那是文王的母亲,去讨周姜的欢心,她是宗室大长妇,太娰继承美家风,育养诸多男儿郎。
贤惠孝顺于宗公,神明没有怨恨时,神明没有担心时。君侯夫人之表率,以致模范于兄弟,以管理好家邦国。
雍和安泰在宫中,庄严肃穆在宗庙。亲临丕显德光照,永保正直无过错
不受西戎祸患害,先祖之祀不缺失,有所好闻敬遵从,好谏言也能纳入。
因为成人有大德,小子们才能有造,亡故之人别担心,儿郎优秀有称誉。
【释义】:《思齐》是周公赞颂母亲太娰的诗,可能是祭祀母亲时的祝嘏之文。
太娰是《关雎》一诗的窈窕淑女,年轻时清纯美丽。太娰作为夏朝的后裔与周文王有段美丽的邂逅,被周文王迎娶于渭水,是为文王后妃。
后妃太娰是周武王、周公等人的母亲,其文才出众,《周南》中《葛覃》、《卷耳》等诗为其所作,诗中不仅反映了后妃勤劳贤惠的美德,还体现了周文王被囚禁时后妃在西周的坚守和治理。
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既能下地劳作,又要抚育数个子女,还要担负治国责任。周武王、周公等子女如此贤德与太娰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思齐》一诗叙述了太娰之大德。
周朝旺盛了八百多年应该归功于三个著名的“太太”,分别是,太任文王之母,太姜文王之祖母,太姒文王之妻。这里开篇就直接赞誉三位女性的高尚品德。巧妙地以“太姒徽音,则百斯男”而言前面两位母亲慧德的传承,并且又把这一良好的德行完美地继承并发扬下去。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只有贤德的女人才能养出好家风。才能使文王修身,养志,治国平天下。文王有幸得到三位贤德的女人庇佑,使他终将成为不寻常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