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需卦之穆公伐郑——学习典故看懂易经40

标签:
穆公伐郑犯难失常百里奚和蹇叔对着军队大哭商人弦高 |
分类: 大千世界 |
【原文】《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恒无咎,未失常也。
【话解】“不犯难行”,是绝不冒犯险难以前进。“未失常”,是不失安守待时的常道。若穆公伐郑,夫差伐齐,便是犯难失常,焉能无咎呢?
典故“穆公伐郑”见《尚书》
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国第九位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晋襄公,姬姓,晋国国君,晋文公之子。公元前628年继位,继其父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
在鲁僖公三十二年的冬天,晋文公薨。晋文公的灵柩将被送往曲沃停放。离开绛城时,棺材里发出像牛叫的声音。卜偃让晋大夫们都跪地而拜,说:“晋文公在发布军事命令:西边的军队将越过我国境内,如果我们攻击他们,必定大胜。”
秦将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都城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派军队前来,郑国一定可以攻下。”秦穆公问百里奚和蹇叔,两人回答说:“调动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长途跋涉,军队疲劳,再说军队远行千里,又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不听劝告,于是决定出兵。派百里奚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率军远征。
军队出发那天,百里傒、蹇叔对着军队大哭,秦穆公听说了,生气地说:“我派兵出发,你们却拦着军队大哭,这是为什么?”二位老人说:“为臣不敢阻拦军队。部队要走了,我俩的儿子在军队中也将前往;如今我们年岁已大,他们如果回来晚了,恐怕就见不着了,所以才哭。”二位老人退回来对他们的儿子说:“晋国人必定会在殽山伏击你们,殽山有两座山岭,它的南山是夏后皋的坟墓,他的北山是周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死在那两座山之间,我只好到那里去收你们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
在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国的军队经过周朝都城的北门,秦国将士刚下车又轻率地一跃登车而去。王孙满虽然年纪小,但他观看秦军经过却对周襄王说:“秦军轻狂放肆而无礼节,必定会打败仗。轻狂就缺少谋略,无礼节就粗疏大意,进入险要之地,粗疏大意又没有谋略,能不打败仗吗?”
郑国商人弦高正要到周王京城去做生意,恰巧遇到秦军。见秦军东进,料想必是攻郑,遂假郑君之命犒劳秦军,私下又派人回告郑君。并拿出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对秦军说:“听说贵军远道而来,郑国国君派我来慰劳贵国士兵。”秦国的三位将军一起商量说:“我们要去袭击郑国,郑国已有防备,袭击不成了。”于是灭掉滑邑回师。滑邑是晋国的边境城邑。
杞子闻讯知计划泄露,赶紧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了宋国。
这时候,晋文公死了还没有安葬。太子晋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刚丧父,趁机攻破我国滑邑。”于是把丧服染成黑色,以方便行军作战,发兵在殽山阻截秦军。
初夏四月十三日,晋军在殽山打败了秦军,抓获了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于是穿上黑色孝服安葬晋文公,晋国从此开始以黑色丧服为俗。
晋文公夫人怀嬴(秦穆公女儿)请求释放孟明视等三人,对晋襄公说:“他们三人实在是挑拨离间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君如果抓到他们,就是吃了他们的肉也不会解恨。何必劳驾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君的意愿,”晋襄公同意了。
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先轸朝见晋襄公的时候,问起秦国的俘虏,襄公说:“夫人替他们求情,我已经放掉他们了。”先轸十分生气,说:“勇士们花了大力气才在战场上抓获他们,一个女人仓促之间的几句话就把他们给放了,这是毁弃自己的战果而长敌人的志气,这样下去,离亡国的日子不远了。”晋襄公派了阳处父去追赶孟明视三人,当他赶到黄河边上时,孟明视等人已经登上船离岸了。
秦穆公穿着白色丧服在郊外等待孟明视他们,并对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百里奚、蹇叔的忠告,而使你们几位都蒙受了屈辱,这是我的罪过啊!”孟明视三人回到秦国,秦穆公并未降罪,反而更加重用三人。据《秦誓》。之后,秦穆公虚心听取百里奚、蹇叔的建议并迅速使秦国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