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与黄大仙
标签:
抱朴子《肥乡县志》记载葛洪重要年表葛洪著作分类黄大仙 |
分类: 大千世界 |
葛洪是谁?恐怕知之甚少,但提起他的大作《抱朴子》、《金匮要方》、《肘后备急方》则恐早已名闻天下了。葛洪是一个从肥乡走出的,晋代中国著名思想家、道学家、炼丹家、化学家和医药学家。
葛洪(公元283年一36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祖籍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出生于赵国肥乡(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并跟随出任肥乡令的父亲葛悌在此生活12年。葛洪出身江南士族和道学世家。其祖父葛奚,三国仕吴,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职;从祖葛玄,是三国著名方士。其父葛悌,吴亡仕晋,历迁肥乡令、邵陵太守。
根据《肥乡县志》记载,现在的肥乡区是隋朝开皇十年建筑。之前应在葛孽城。葛孽城又称葛鹅城,夫人城。城早己废弃,遗址在肥多县城西南十五里,今天后山村西南方。《战国策》记载说:“魏王抱葛、薛、阴、成为赵养邑。”《史记》赵氏家“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孽”。葛孽城既属肥乡旧城,葛洪可能就诞生于此地。葛洪幼年随父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区)和邵陵(湖南邵阳)任上;13岁其父病死邵陵,家道中落,辗转返回到家乡句容。
葛洪重要年表
298年,16岁始受学于郑隐。
303年21岁,石冰起兵叛乱,葛洪带兵平乱,后因功被封伏波将军。
305年23岁,欲北上中原广求异书,正值大乱,半道而还。又逢陈敏作乱江东,归途阻隔,只好周旋于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
306年24岁,应嵇含之邀,
赴广州任参军,因嵇含被杀,遂滞留南土。期间,师事南海太守鲍靓,并娶其女鲍姑为妻。
315年33岁岁,司马睿任丞相,辟葛洪为丞相掾(yuan )。
317年35岁。司马睿即晋王位,葛洪因旧功受赐爵关内侯。
326年44岁,受司徒王导之召,任补州主簿,后转为司徒缘。
328年46岁,转任咨议参军。
330年48岁率子侄至广州,为广州刺史邓岳挽留,隐居罗浮山著书炼丹。
343年61岁,将《灵宝经》等传于弟子葛望、葛世等人。
363年81岁,卒于罗浮山
在罗浮山的32年间,葛洪主要做三件事:采药治病、炼丹、著书。在山积年,著作不辍。晋363年卒于罗浮山,享年81岁,归葬江苏句容。
葛洪师从葛玄弟子、东晋大儒和道学家郑隐,悉得其法。公元312年,葛洪南游并移居罗浮山,在岭南结识了一位忘年交,著名道医学家南海太守鲍靓,并娶鲍靓女儿炼丹家、医学家鲍姑为妻。葛洪一生著作宏富,学问广博,主要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等60多种。
葛洪的炼丹术,对于近代化学,尤其是药物化学的贡献,为世界科学界所公认。他的画像曾经挂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著名科学家画廊中,受到后人的尊敬。以葛洪为代表的中国炼丹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入欧洲,与西方炼金术一起成为西方近代化学的起源。英文chemistry“化学”的本义就是“炼丹术”。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编撰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炼丹术和化学分卷)称其为“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卢嘉锡总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对其化学成就有高度评价,其主要成就跨越道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葛洪著作分类:
哲学方面: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二卷;《老子道德经序诀》二卷:《抱朴子别旨》;《修撰庄子》十七卷;《老子戒经》一卷。医学养生学:《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八卷:《神仙服食药方》十卷;《服食方》四卷;《太清神仙服食经》五卷;《抱朴子服食方》四卷;
《玉函煎方》五卷;《黑发酒方》一卷;《抱朴子养生论》;《胎息要诀》一卷;《胎息术》一卷;《胎息精微论》三卷;《修真胎息歌》卷;《胎息元妙》一卷;《序房内秘术》一卷。
神仙术数学:
《三元遁甲法》一卷;《金木万灵论》一卷;《大丹问答》卷;《太清玉碑子》一卷;《抱朴子神仙金经》三卷;《稚川真人校正术》一卷;
《还丹肘后诀》三卷;《四家要诀》一卷;《周易杂占十卷;《龟诀》卷;《三元遁甲图》三卷;《遁甲要》一卷;《遁甲秘要》一卷;遁甲要用》卷;《遁甲返覆图》一卷;《遁甲肘后立成囊中秘》一卷;《太一真君固命歌》卷;《五金龙虎类》一卷;《五岳真形图》一卷
天文学:
《浑天论》《潮说》。
军事学:
《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兵事方伎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兵法孤虚月时秘要法》一卷;《阴符十德经》一卷;《抱朴子军术》
文学:
《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西京杂记》六卷,《良吏十卷,《集异记传》十卷,《郭文传》一卷,《马殷二君内传》一卷,《碑赋》一百卷。《汉武帝内传》,《抱朴君书》一卷,《隐沦杂诀》一卷,《上真众仙记》。
语言文字学:
《要用字苑》一卷。
历史学:
《史记钞》十四卷;《汉书钞》三十卷;《后汉书钞》三十卷。
地理学:
《关中记》一卷;《幕阜山记》一卷。
民俗类:
《丧服变除》一卷。
存世作品简介:
1、《抱朴子》:
《抱朴子》分内、外两篇,自叙云:“《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攘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2.《肘后备急方》:
葛洪撰有《玉函方》,后将其中可供急救的治疗方法汇编成《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备急方》。主要内容是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各科急症的诊疗方法。
3.《西京杂记》:
这是一部记载西汉时期社会生活的笔记小说,主要记述了西汉宫廷的宫殿苑林、朝廷的舆服典章、公卿的珍玩异物、名流的逸事琐闻、社会的风俗民情等,属西汉杂史。
4.《神仙传》:
全书十卷,记载了上古至魏晋84位仙人的传奇故事。所述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正史多无记录,部分故事成为后世仙传小说的题材。
5.《枕中书》:
又名《元始上真众仙记》,《汉魏丛书》中标名为《中书》,《道藏》中加附题《葛洪枕中书》,主要内容为神仙道术。
黄大仙
葛洪在罗浮山还收了高徒黄初平,被后世传为“地仙”,被尊称为“黄大仙”。而且,这位高徒在海外的知名度甚至超越了师傅,现在东南亚华人世界广泛有“黄大仙信仰”,人们相信他是为民解难的尊神。
《罗浮山志》载,宋代的葛仙祠,就在葛洪的正座旁塑黄野人的侍立像。唐宋以来,记载黄野人在罗浮山为人治病,普济众生,救人无数,灵验非常。野人逐渐成为岭南地方道教文化的代表,以后罗浮山种神奇传说都在黄野人身附会。到了明朝晚期,葛洪《神仙传》记载的金华皇初平的传说,传入岭南。众将其附会在本地域的传奇人物黄野人身上,尤其是皇、黄同音,于是富有岭特色的黄大仙信仰逐渐生成。黄野人乐善好施和为民谋福的性格,进入黄大仙信仰之中。以香港为中心中国东南沿海经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强势发展,成粤港黄大仙信仰重新勃发的契机,反哺于金华的皇初平。金华后来收集的皇初传说故事,多与粤港本地的黄大仙有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