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羊渠河矿有两个坑口,分别是羊一和羊二。每个坑口各有一个采煤区,羊一的为一采区,羊二的为二采区。
1970年,矿上从永年县招了一批新工人,队伍扩大了,编制也跟着改了,分工更细化了。
因党委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坐镇在羊二矿,固将二采区扩编为一、二、三个采煤区。羊一矿则扩编为四、五、六三个采煤区。四、六采区专采大块煤,五采区则采小块煤,边角煤。我被划分到六采区,跟采煤机作业自然就多了起来。
这采煤机由截割部、牵引部、电机部及辅助装置组成。骑跨在刮板运输机上作业。工作面上下固定一根钢丝绳,6分还是一寸我记不清了。这根钢丝绳缠绕在机组牵引部的滚筒上,两端连接一个大的弹簧筒,固定在工作面的上下机头处。这采煤机前行后退的动力,就是靠这个滚筒转动缠绕钢丝绳前进的。辅助装置有一个电缆箱,采煤机上下移动要托拉和盘放一条70平方的橡胶电缆,直径约100mm,还是很笨重的。不过后来我们都进行了改造,这是后话。采煤机滚筒直径1.2米,截深0.6米,有单滚筒和双滚筒之分。单滚筒电机80千瓦、双滚筒电机150千瓦。采煤机由两人操作,主司机负责操作采煤机,副司机则负责随机盘放电缆工作。
下图是一个综采工作面示意图参考,我们机采就比不了,没有综合支护这一套设备啊!
我们那时用单滚筒的较多。这采煤机长约4~5米,宽约1米8左右,高1米多,放在工作面也算是个庞然大物了。按工作面的作业流程要求,每个班都要完成进度1.2米任务。不管那一班作业,收工前都要将工作面运输机保持上下一条线(当然采煤机的位置除外)的水平,才算完工。
当接班工人到岗后,要等班长布置当天作业。班长则要到工作面转一圈后,视到岗的人员的多少,拿粉笔在点柱上分段标号,划出每两个人的作业量,1、2、3······号等。
采煤机采煤时,靠滚筒旋转切下煤块,边走边切割,采下的煤靠滚筒上的螺旋,自动送入刮板运输机,由刮板运输机带出工作面。
见下图供参考,当然我们综合支护这一套设备与我们的手工作业不一样啦!
采煤机每进一刀是0.6米。采过后,你要先挂好0.6米的挑梁。这时,一人要托起挑梁,放在已固定好的另一挑梁的铰接处,另一人赶紧穿上铁销子,并在挑梁根部的张口处塞上铁板夵,稳住顶板。且每根挑梁上要放上不少于两根的板坯。然后再将机采漏掉的煤,清理到运输机上。采煤机采过后,要将工作面运输机移到新的煤壁旁。当然这要靠工作面提前安装的液压系统来完成。每4节溜槽安装一把顶镐,将运输机顶过去。
运输机移过去后,要在运输机靠采空区一侧,打上临时支柱(规程规定:金属支柱行距1.2米,采煤机割一刀0.6米要先打好一排临时点柱),支护好顶板。
当采煤机返回来再割过一刀时,要重复一遍先前做过的工作。再挂一排挑梁,打上一排点柱,这时打的就是正式点柱了,保持行距1.2米的标准。并把临时支柱去掉。
一个工作面一般约100米左右,每班每号的任务是,8节溜槽(12米),进度是1.2米,谁完成谁走人。这样机组从那个号先开始,最后又落在那个号上,工作量倒是分摊开了,但完成任务也就到最后了。所以走人也最晚。机组暂时运行不到的号,就可以做做准备或休息等待了。
采煤机作业省却了大量的装煤作业,减轻了大量的体力劳动,但也增加了煤尘的污染。因采煤机工作时产生的煤尘量很大。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采煤机作业时必须喷水灭尘。但那也有喷洒不到的地方。那个煤实在是太硬了,滚筒上无数个截齿把它硬切下来,产生的煤尘量还是很大的。所以你一个班下来,也难免落得个包公样的黑脸。眼、鼻孔、耳朵都是煤尘,一次洗澡都很难洗干净,眼睛总会落个黑眼圈。第二天咳出的痰,擤出的鼻涕都还是黑的。
当一个采煤工不但工作时间长,有风险、脏累不说,其实也是很辛苦的。机采虽然减轻了装煤的工作量,但挂挑梁打点柱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你看一根点柱120斤,一根挑梁60斤。一班按进深1.2米,长12米的工作量算,金属点柱的柱距0.5米,行距1.2米,算上临时点柱,打两排就是48根,要挂挑梁48根。这还不包括其他辅助工作。怎么样?够重的吧!没有干过的,一根金属点柱就把你吓住了,你摆弄不动它啊!且还要将芯子一个个抽出来。刚参加工作时,我就玩不动这玩意,都是师傅干,我打一个下角。时间长了才炼了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http://ia.51.la/go1?id=19425269&%3Ca%20hre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