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知心姐姐”卢勤网络对话----摘自“邯郸晚报” 一

(2006-10-27 08:40:50)
分类: 亲子教育

     编者按:此篇系列报道是我4月份在“即刻迅”博客上连载的转载于“邯郸晚报”上文章,虽是旧闻,但教育子女的方法永不过时,因考虑是邯郸晚报记者现场采访来邯作报告的卢勤,受众面有限,固重新转载于此,共大家学习。

与“知心姐姐”卢勤网络对话


2006-04-03

    面对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面对孩子成长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知心姐姐”卢勤25年来疏通了一批批家长的精神困扰,矫正了一批批孩子的心理顽疾。由本报社会大课堂与梦真文化辅导学校联合举办的“关注孩子成长,培育知心家庭”大型报告会将于4月15日在工人文化宫礼堂举行,向我们传授青少年成长之道和家长教子良方。

    昨日,本报记者通过网络与卢勤进行了远距离“对话”,卢勤话语间流露出对青少年的一腔热爱。现撷取对话要点以飨读者。

    ★家长与孩子的五大冲突

    记者:做了这么多年的“知心姐姐”,您觉得家长与孩子之间最大的问题和矛盾是什么?时代发展了,这些矛盾的焦点有没有变化?

    卢勤: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互相的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成了家长“不知道的世界”。我总结这其中有五大冲突:

    第一是期望的冲突,家长过高的期望,带给孩子的是无望。有许多孩子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就不想活了,不是自杀就是要杀父母,虽然他们只是少数,但心理有障碍的孩子却不在少数。

    第二是保护的冲突,家长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现在我们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家长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但孩子却对这过度的保护很反感,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有可能发生。

    第三是爱的冲突,家长过分的溺爱,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是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就造成了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

    第四是交往的冲突,家长过多的干涉,带来的是孩子的无奈。孩子渴望被大人读懂,需要理解、信任和肯定,需要能够抚慰心灵的沟通,需要有自己成长的空间,如果这时家长和老师还把他们当孩子,就会引起他们的厌烦,产生对抗心理。

    第五是评价的冲突,家长过多的指责,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措。作为父母一味地对孩子表示不满、求全责备,带给孩子的会是负面的信息,如果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材,把孩子贬损得一无是处,还总认为提醒孩子看别人的成绩,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让孩子表现出明显的抑郁,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今天的孩子更早熟,青春期“提前”了,而他们的父母太累,精神压力也太大,更年期也“提前”了,青春期就不可避免地碰撞更年期,内心的急躁和以自我为中心,让他们都不愿意去理解别人,冷静地去处理问题,这让12到16岁的孩子与父母两代人的隔阂加大,相互之间很难互相包容。现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少的就是包容。(之一)

 http://img.users.51.la/646854.asp一" /> 与“知心姐姐”卢勤网络对话——摘自“邯郸晚报” 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